第7章 落户木香村
带着小国生搬到木香村的第一顿饭是在谢大伯家吃的。原来的老屋在村子中间,房子挺大,有厨房,进门有个天井,正对的是堂屋,旁边有三四间房。就是里面没什么东西,有几间摇摇欲坠的感觉。厨房有个空灶,没有锅。旁边搞了个凹陷的火坑,架着三四块石头,放着一个陶罐。这是谢大伯拿过来的,暂时充当锅用。
能住的屋子实际就一间,谢知兰把塘湾村的行李都带过来了。两床被子,几件换洗的衣服。还有两件冬天的棉袄,她跟谢国生各一件。好寒酸,她在后世,夏天的裙子都可以装满以一整个柜子。而且离谱的是,现在都是自己织布,自己做衣服。连鞋子都是自己纳的千层底。不过这个时期的解放鞋卖的很火。她什么都买不起,连口锅都买不起。
由于东西不多,三两下的搞完了。她又从空间里掏出半框的红薯,放在房间角落里。然后拎着从塘湾带过来的红薯,带了5斤的分量去的谢大伯家里吃的饭。谢大伯家的人也不少,人家对她好,她也要知道好歹。谢大伯本可以不伸手,但是有人能收留。她这边多了条路走,她心理有数的。
此时谢大伯妈妈还在世,她以前喊太奶奶的,现在要喊奶奶了。有3个女儿,1个儿子。分别是老大谢春兰9岁、老二谢国华7岁,老三谢夏兰5岁,老四谢秋兰4岁。
谢国华很小时候就死了,她没见过这位叔叔。据说她爸受谢大伯照顾是因为跟这位叔叔同岁。谢伯娘为了移情,一家子才多照顾她爸,当成自家子侄一样处着。她小时候念书都是寄养在外婆家。据说她爸30岁都没结婚,才忍不住离开了塘湾村回到了木香村。身无长物的娶了她妈。她妈本来不肯嫁的,因为家里穷,外婆用掉了彩礼钱,还不起了硬逼着她嫁的。
想到这,谢知兰有点想她外婆了。外公死得早,老太太一个人把八个娃拉扯大不容易。嗯,她妈现在还没出生。她要多干点活,攒点家底,等到可以开放私人买卖,她就做点小买卖。
这段时候是上山上梯田插秧。每天早早出发,傍晚才回来。插秧还好,一弯腰就是一个上午,还要给花生地里锄草。挑水上山浇水的时候最难熬。
谢伯娘这种妇女,就带着一些小一点的孩子去做饭,给猪喂食。六七岁以上的小孩子都去学校读书了,下学回来还要割猪草,捡柴火。谢知兰跟谢大伯商量了,让谢国生跟着谢国华一起去学校念书了。学费先欠着,下个月再给。刚开始谢国生跟不上进度,谢国华还给他补习。她真的很喜欢这个懂事的小堂弟,在学校里照顾妹妹们。刚回家不熟的堂哥,他也很照顾,带着上学还教他不会的。连带着让其他同学不要欺负他。有时候谢知兰路上碰见他,塞给他一把浆浆果,他也不吃独食,分给姐妹们,甚至谢国生在场的时候也能分到。
木香村的半个月里,谢知兰适应良好,谢国生也很如鱼得水。
木香村是依山而立的小村庄,山脚下是条小溪。附近的村子基本上都是绕着河流小溪而建的,都是谢氏本家,往上共一个祖宗。西南地方有股匪气,一个宗族的人都比较抱团。谢知兰在山脚下的小溪抓到过好几次草鱼。两三斤一条,她感觉重来一世她的运气变好了,有时候在山上干活,她还能抓到野兔。一开始抓到后放空间,后来就学乖了,背着背篓,假装割草。她还从谢伯母抱窝的母鸡那儿,抓了三只小鸡。谢国生每次下学回来,都会挖蚯蚓给小鸡吃。不过她不吃野兔,现在搬到木香村后离李家镇近了,有时候会去找李青换给李青。也有的时候就在渡口,看到过路的船只就换给人家,换完就走。船来来往往的,谁能搞清楚谁是谁,也不怕被人抓到。反正她有空间,咬死不知情就行。也带过一回给谢大伯家。她家还没有锅,也做不了。谢伯娘也不推辞,做完后,会让谢国华带一份给她家。萝卜焖兔肉。有的吃就不错了。酸萝卜炖鱼,也很美味。这段时间伙食开始上去了,她也有点长肉了,谢国生也开始长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