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一口鲜



        詹姆斯先生的故事明明是个悲剧,郁斯年女士却差一点笑喷了出来。

        城东本来就是地广人稀,这才兴建了工业园区,除了建筑工人们的大锅饭,詹姆斯先生也没有其他地儿可以去。

        工人们辛苦劳作以后,饭菜大都重油重盐,辣和酸更是不可或缺。

        别说詹姆斯先生,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郁斯年女士估计都吃不习惯。

        现如今,也就詹姆斯先生一个人吃苦受罪,等园区建成了,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受苦呢!

        要是工业园区也有一家快餐店……

        这念头突如其来,却在郁斯年女士脑子里面扎了根。

        匆匆的辞别了詹姆斯,郁斯年女士回到公司第一件事,就是给家里打电话,询问郁时维老爷子和郁竹小朋友的意见。

        听到有发财的门路,郁竹小朋友眼睛都亮了,也不等郁斯年女士下班,带着郁时维老爷子就往城东工业园杀了过去。

        爷孙俩绕着城东转了一圈,很快就相中了工业园区大门斜对面的一处杂草丛生的老宅子。

        作为地头蛇的郁时维老爷子虽然绕了一点圈子,但还是联系上了屋主,花了两百块,连同屋前屋后的两块菜地一起拿了下来。

        房产证拿到手的第一天,郁时维老爷子就找了一个相熟的工程队过来看房。

        看着杂草丛生的院落,和除了地基能用,其他一概不能要的残垣断壁,肖老板揉了揉太阳穴,张口报了两百块。

        郁时维老爷子沉吟了片刻,点头同意了,只是在重建这事儿上,提了“一点点”要求。

        肖老板虽然略微有些为难,但还是点头同意了。

        所以,城东工业园工程建设接近尾声的时候,对面的农家小院也进入了轰轰烈烈的赶工期。

        虽然入场时间不一样,但由于后者的体量小,完工时间倒也相差无几。

        于是乎,在詹姆斯先生张贴招工启事的同时,对面那个崭新的农家小院也挂上了黑底金字的大招牌--“一口鲜”。

        招牌底下,是一副对联:

        上联:随吃随喝如流水;

        下联:有饭有汤供客人。

        一对狮子分列两边,青砖墙上刷了一小块黑板,上面用白漆工工整整的写着菜单。

        小院不大,三间正房带着一个厨房和一个卫生间。

        厨房比其他各屋都大,安了三眼炉灶,烧的俱是天然气,灶台上都镶嵌了白瓷砖,显得格外的干净整洁。

        不仅如此,厨房还开了偌大的门窗,让人站在小院里,一眼就能看见里面的动静。

        三间正房中,靠厨房那一间被用来住人兼堆放调料等物品,刻意上了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