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A-EP3:二分时(4)-第2/5页





    “是的,这是你们的战争,所以我才会说这些。”麦克尼尔叹了一口气,把手里的木棒往旁边空出来的桌子上一扔,“既然诸位有这么多好办法,我正好也可以休息了。等你们下定决心进攻的时候,记得通知我。”

    走出临时指挥部没多远,麦克尼尔就听到身后传来了一阵叫骂声。也许他在孟加拉人眼里和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英国人还有美国人(尽管他确实是美国人)没什么区别,这是无法避免的。弱小的群体稍微遇到风吹草动就会面临着灭顶之灾,这等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由不得他们掉以轻心。

    如果不是因为担心德国方面的过度干涉影响到孟加拉人的事业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麦克尼尔必然要想办法把舒勒和岛田真司接来东孟加拉、让那两个在各种意义上都足智多谋的家伙为自己出谋划策并解决一些技术问题。然而,正如他方才所说的那样,孟加拉人越深入边境地带就越会加大德军持续支援的难度,而一向注重保密性的德军断然不可能把后续工作都委托给不知来自哪一路人马的其他孟加拉人。

    必须要加快脚步了。那些埋藏在水面之下的阴谋仍然在危害着更多人,而且策划这一切的人很有可能在孟加拉危机前后持续因此而受益。这是麦克尼尔所不能容忍的,他一直认为GDI最终的堕落离不开对各种内部隐患无底线的宽容。只要能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哪怕把他在这个平行世界的身份作废,他也不会多么在乎。

    游击队里的其他孟加拉人对他们这些德国人抱着一种复杂的心态,麦克尼尔说不清那是什么,总之不全是感激。和他一同来到这里的大部分德国人则持有和他迥异的态度——麦克尼尔对孟加拉人的事业过于热情反而才是反常的。算来算去,仍然只有斯塔弗罗斯值得他完全信任,虽然那个希腊人最近的表现同样越来越反常了。

    在麦克尼尔的印象里,斯塔弗罗斯可谓是有着至诚之心却始终没办成什么大事的典范。纵观斯塔弗罗斯的一生,这位虔诚的正教信徒完全认为他只需照着主和耶稣基督的教诲便能治理好希腊,结果却最终使得希腊成了和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齐名的EU耻辱;不仅如此,当俄军入侵时,斯塔弗罗斯对盟友的极端不信任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甚至还在英国国会里公然指责包括日后的EU理事长鲁伯特·索恩利在内的诸多政客为俄国人的间谍。为上述那些不光彩的事迹添油加醋的,则是他在第三次世界大战期间鲜有令人惊艳的战绩。

    然而在一个信仰已经崩溃的时代里,斯塔弗罗斯的信念值得麦克尼尔重视,这是麦克尼尔挑选斯塔弗罗斯成为同伴的主要原因之一。团队里那些在上一个平行世界同巴西的起义军并肩作战过的战友们都会记得斯塔弗罗斯是如何鼓舞人心的,他们见证了那个男人真正将信条转化为支撑着士兵们战斗下去的团结意志的手笔。

    因此,麦克尼尔不会对斯塔弗罗斯最近又开始沉迷演讲感到惊讶。只要白袍大斋会掌握的资源能为他所用,就算斯塔弗罗斯在这片土地上发展出了成千上万的信徒也无所谓。他只是为斯塔弗罗斯的勇气而感到迷惑,因为在印度这片土地上传播宗教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当他面临的主要对手十分难缠且很可能对外来者痛下杀手的时候。

    幸好尼克斯·斯塔弗罗斯目前还是安全的,这家伙旁若无人地在自己居住的屋子里召集了些对白袍大斋会感兴趣的村民并试图将这些人全部招募为信徒。实话实说,麦克尼尔至今都没弄清楚白袍大斋会的吸引力在哪里,他从来不认为一个单纯鼓励人们抛下一切俗世道德约束去尽情享受人生的说法就能鼓舞成百上千人变成和NOD兄弟会信徒一样的清醒疯子,可事实容不得他否认。

    麦克尼尔悄悄地靠近屋子,隔着很远围观着人群。他见过不少类似的场面,被簇拥在其中的有时正是他自己,但他断然做不到仅凭三言两语就鼓动成千上万人心甘情愿地为自己赴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