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战略务虚-第3/4页
第四,互联网战略下引入头部企业实施转型战略,改善治理结构,提升公司价值。这个刚才研发总监林建宙对互联网战略已经有很专业详细阐述,我的建议是,在这个技术上,叠加上资本运作,提高公司市值。
第五,利用央企资源投资相关产业,实现资本-产业-市场的良性互动。公司处于传统行业转型,工业产品尤其是硬件竞争充分,也一定有饱和的时候,因此,要从自身作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角度出发,投资一些相关产业、上市前战略投资、产业政策及地方政府政策变现等,以弥补公司主营业务的发现局限。
讲到这里的时候,总裁内心是有震动的,面上是欣赏和鼓励的眼神。但接下来就不对了。
徐雁峰说,这些都只是理论推演,具体实施还有非常多的因素要考虑,非常多的困难需要克服。最后有一点,市值管理、公司治理是股东和股东大会的事,而企业战略也是董事会及其委员会的职权,我们在座的只是管理层及公司员工,都是央企大股东管控下的干部,理论上没有权力和激励去做治理和战略,主动革掉自己的命。言下之意,在国企背景下股票涨了不关大家的事,总裁你也没有权制定战略,更没有激励改善公司治理,革命别革到自己头上。就在这时,出现了开头一幕。
在董事会秘书何全智的提示下,徐雁峰谢幕赶紧收场。
其实总裁心里明白的很,市值管理是股东的事。自己只是国企的代理人,只有短暂的控制权而没有所有权,迟早有离开和失去的一天。他到柒曜的那一刻起就想的很明白。他的面前只有两条出路,升官和发财。升官就是体系内晋升,这个不容易,自己能到今天的这个位置已经很走运了。而发财才是基础和根本。因此,他早已下定决心,在任期5年内,要充分利用柒曜平台为自己挣钱、聚集人脉。他想,徐雁峰的思路和逻辑非常棒,他的质疑也是有道理的。
其实并不是没有公私兼顾达成双赢的办法和路径,比如股权激励、股票期权、mbo等等,都是值得探讨和尝试的。但是,主体责任还是在股东、在董事会。相对而言,对于央企控股的这么一个传统企业,作为一个年轻的总裁,采取投机钻营使阴招的方法,比股权激励这种阳光的做法要容易和实惠得多。封总裁是怎么想的也是怎么做的。
想到这里,他突然有了灵感闪现,只要我成为股东不就可以挖掘变现这些未被发现的价值,从而享受高市值变现了吗?心念至此,封总裁大度的笑笑,说,“非常好!我开头就说了,不拘一格,敞开话题,错了也不要紧,都是自己人。”
他又补充说,“企业可以选择有战略生存,也可以选择无战略生存。从今天开始,我们选择有战略生存。我们要有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战略就是寻找内部资源与外部机会的匹配,战略就是选择,选择就意味着放弃。当然,战略主体也很重要,在西方资本主义背景下,战略主体是一个隐含的前提,但作为中国式的国企上市公司,对企业战略主体责任的探索也非常有意义。”这几点显然有理论意义,徐雁峰做了记录,将融合进他的论文中。会议继续。
先剧透一下。5年后,这次会议大多数有价值的战略方案都得到实施,只是在封北辰的超级运作之下,市值管理变成了内幕交易和董事会控制;跨国经营变成了资产流失,并反过来炒自己的股票;互联网战略变成了推助二级市场题材炒作,协助庄家拉高出货;人才战略蜕变成为照顾同学老乡,打造“自己人”团队而已。其实,在封少帅心里,要实现这个战略,人才是关键。一类是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一类是为自己创造价值的人。他开始琢磨着,这些人怎么找到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