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战略务虚-第2/4页
接着简单介绍他的理论基础,国际上著名经济学家拉波特等人,从国际比较研究的角度对各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法源~公司法~融资模式和所有权结构~公司治理模式~公司行为和业绩~经济增长。简单的说,对于七曜集团而言,用股权结构~公司治理模式~公司行为和业绩的结构能够解释。作为刚从燕州大学毕业的金融学高材生周小雅开始来劲,这不是她感兴趣的范畴吗。
继续,徐雁峰展示一个表格,分别对比15年来,股东性质、持股比例、股东派出的董事人数、对应的年度公司业绩等。他分析说,柒曜是一个中外合资企业ab股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央企、外资、公众股份三足鼎立,董事会成员相互制衡,公司发展稳健,这个阶段股价走势与大市大致一致。但到了2000年,大股东央企七衡集团收购了外资的股份,形成国有股一股独大,这时公司一开始出现跨越式的发展,但是过了3年,就出现了滞涨和盈利下降,直到去年出现了巨额亏损。在股市上表现为冲高回落,低迷走势,以至于近期暴跌的状况。
那么同样是一股独大为何出现冲高回落呢?背后原因是,2000年之后大股东一开始过分信任管理层,也缺乏管控经验,因此出现内部人控制局面,大搞多元化,规模大扩张,一片繁荣景象。接着,公司营收滞涨,库存增加,周转下降,费用高企,盈利开始下降,二级市场表现为2004年达到顶点开始下降。大股东发现失控带来的危险,就开始加强管控,甚至连正常审批权、人事权都收回到手中,这样,企业又失去了活力,快速萎缩下来。因此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就是从强于大盘到弱于大盘,到了今天变成了最低点。
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市值管理的设想。这时,周小雅已经陶醉了。
所谓市值管理是指,公司建立一种长效组织机制,效力于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为股东创造价值,并通过与资本市场保持准确、及时的信息交互传导,维持各关联方之间关系的相对动态平衡。在公司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设法使公司股票价格服务于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有意识和主动地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大化和价值经营最优化的战略管理行为。
他说,刚才很多领导都提出非常棒的战略方案,封总说了,战略就是寻找内部资源与外部机会的匹配,我这里只提几条被忽略的资源线索,抛砖引玉。具体如下:
第一,公司现有厂房所在土地的重估。因为土地法修订的滞后,致使公司从入股到股份制改造上市,土地价值并没有体现,这其实是个宝藏。公司当年只是土地上面的厂房作价入股,根据其所在位置,房价暴涨,土地价值至少在50亿元以上,而公司的净资产只是30亿元,这将能大幅提升公司净资产从而提高股票含金量,提高市值。
第二,公司知识产权的运营,实现无形资产变现。专利是技术、经济、法律的综合体,高科技不等于专利,专利也不等于技术。公司现在有2000多个专利,也是一个宝藏。在当前中国营商市场环境下,专利价值实现非常困难,现在在财务上就是费用项目,但是,专利除了许可外,还有入股、交易、科技项目、人才等等变现的途径,甚至在关键时候还能挽救企业。
第三,柒曜品牌价值及其运营。柒曜拥有20年家电经验,品牌价值高达138亿元,通过品牌运营、授权许可、oem/odm等方式,让品牌这个无形资产得以变现和体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