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百无一用是书生
太和殿
六部官员齐齐地站成两排,等着洪元。
春陀走到殿外,抬眼看了看殿内的百官,用手捏着嗓子,润了润,轻咳一声,然后扯着尖嗓喊道:“陛下驾到。”
百官忙挪了挪原本已经站得很整齐的身子,整了整官服,又假把式的甩了甩袖子,然后看到洪元大踏步走上了龙椅,今天洪元红光满面,看起来心情真心不错,就那样平平无奇地坐了下去,然后看了春陀一眼。
春陀见状又拉长声音喊道:“朝议。”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齐齐朝拜。
“都起来吧,天天听到你们称朕万岁,古往今来,又有谁真正活过了万岁。”
“列位爱卿一定有很多人想知道朕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朝议,朕来这太和殿的路上,还听到有人议论,认为不该在这个时候朝议,不能想到一出是出,你们是不是也这样想的?”洪元轻描淡写的说着这话,然后玩味地看向下方的六部官员。
“臣等不敢。”开玩笑,就算我们这样想,难道还能当面说出来,安安静静地做个马屁精不香吗?
“陛下,臣有本要奏。”不和适宜的时候总有些不合适宜的人说出不和适宜的话,百官都齐齐朝说话的地方看去,却是愣在原地,说话的不是别人,却是一向沉默不言的建议大夫郭存孝。
这郭存孝向来孤僻,跟六部的人极少打交道;当初户部和礼部期望兵部也有不少人动过拉拢他的念头,谁知这郭存孝就跟个直肠子一样,油盐不进;不仅如此,曾经有人给他夫人送了三十两银子,谁知道这货竟然大半夜跑到皇帝面前,把银子上交,还参了送银子那人一本;当时洪元也是哭笑不得,让他有什么事第二天早朝再说,这离存孝居然以:贿赂朝廷命官是大罪,脏物不可过夜为由,在洪元的寝宫外跪到洪元开门为止;结果那送银子的官员果当夜就被洪元的亲卫从床上揪起来,打了四十大板。
自那之后,也再没人想着去拉拢这位建议大夫了。
至于他的出身也是鲜有人知,但并不是没人知道,至少那几位上膳监的老宫人就知道,先帝在世时,郭存孝就在当差;这建议大夫也是先帝御笔所封。
所以虽然他是独一党,得罪了些人,却没人找他的茬。
洪元也是一愣,冷冷道:“哦原来是建议大夫要说话,说说吧,你有什么要奏。”
百官个个都是贼精圆滑之辈,自然听得出洪元心里有些不爽了,却是冷眼傍观,有甚者巴不得这一对君臣杠上。
郭存孝不慌不忙走到大殿中央,拱手说道:“陛下,我大兴建国两百余年,以德立国,沿用周制,以孝治天下;想当年建兴皇帝何其不易,才定下一周五朝的祖制,陛下切不该以个人喜号随意更改朝议体制,如此先例一开,怕是会重蹈两百年前覆辙,朝令夕改,朝廷危矣,还忘陛下三思。”说完这话的时候,郭存孝弓着身子站在原地,眼不动心不跳。
(这里说明一下,当年王莽篡汉,建立大兴王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制回收世家良田收回国有,对老百姓实行分田到户,想打造理想中的人人有饭吃,家家有田种;同时将州郡县改为省市县,设立地方警察局物价局,但因为急于求成,一系列的改革相当将以往的汉制推倒重建,不止世家门阀,商人农民老百姓均一进接受不了;加之未能做到上令下行,上一道指令还没到达百姓手中,下一道指令又接踵而至,以至行成一股朝令夕改之风。后来全国暴乱,京城几近崩塌之局;再后来江南三大世家出面平乱,稳定局势后,王莽革新算是就此失败;为了稳定新一轮的局势,建新帝王莽不得不放弃革新,沿用周制,恢复郡县制,虽然依旧保留了一些革新时的部门,比如物价局,一直沿用了下来,却是仅仅只能用来限制世家过于坐大。从此大新祖训:以德治国,以孝治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