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杀猪盛宴



        随后的几天风平浪静很多。。。。

        基本可以收拾的士绅们收拾得干干净净,留下的只有忍着性子、藏在家中暗暗戳着骂娘的杨丰。

        不过,全是中小地主。

        田产过万亩的大地主,都被下诏狱。

        当然没有勋贵的人。

        那些公侯伯田产至今还被保存着,只是日后需缴纳赋税,而被皇上用圣旨的形式,对其强加地租限制,此种事并非无先例可寻,其实那些藩王田产,皇上也是用圣旨对其进行地租限制,因此出于爱民之心,皇上一样下诏让勋贵对其地租限制。

        而原有地租标准难以为佃户所接受。

        由于分田之时,杨丰还设计出一种新型垦荒制度——朱元璋新开荒地绝不起科。

        任意垦荒,绝不征税。

        这个原本是大明祖制的制度,这个比麻哥那扯得绝不加赋要强很多,自己不加赋就能征收八成火耗,朱元璋是直接开荒绝不征税。

        既如此,地租若超出了承受的范围,那佃户又何尝不开荒呢?

        过去户籍对其流动有限制,如今杨丰甚至放开这一条,在顺天府内部随意让其搬迁,之前自己没有权利去垦荒还能垦荒,就像那些皇庄一样,就连杨丰在南苑直接连墙都被扒掉,偌大一个园子不种根本就是一种浪费。“这是我跟朋友说过的话。”杨丰年近七旬,在成都工作多年,退休后就一直住在离他老家不远的一个小区里。这个小区很好,附近有很多公园。如果之前好的话可能会考虑到,毕竟有这么一个御苑也好,但是如今都快要成为野兽乐园了还要留一个屁用,扒开围墙,百姓就可以随意进去开垦土地。

        那个地方有丰富的水源,连种稻都可以,其实以前的皇帝确实是在内种稻来表示节俭。

        这里原是皇宫里的菜园子,果园。

        还有耕牛。

        赶兔赔1万牛!

        而此时的长昂却老实巴交,一样以献牛、羊、马而得赦,在他这里还有1万只牛。

        蒙古牛虽非老黄牛,却并非不会耕田。

        现实中杨丰也有一系列的规划,如永定河要修通,尽管其目前并没有被称为永定河,但是这条河一定要修通,在京城外开始泛滥成灾,卢沟河、漷河、凤河等,都是其泛滥成灾的区域,有一股连南苑都走光了,直到下游也不断被瓜分,最后都进入了三角淀。因为北京有一个特点,就是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如果再加上河流太多,会给人造成很大压力,而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因此不得不将其捆扎为条,使原来泛滥区多了许多可供开垦的荒地,再加上带了许多泥沙,捆扎之后都灌在三角淀里。

        再后来三角淀就会渐渐淤死了,其实原来也是这么淤死了。

        这茫茫湖泊也成了良田。

        但其后果是天津洪水压力突然增大,终究没有这片包容洪水的大泄洪区,因此还要开挖马厂减河水,再由这减河水淡水冲刷掉天津东部盐碱地后才能种植小站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