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新剧杀青,开始后期制作-第3/6页



        有了这次成功之后,贾昊臣又陆续得到了两个电影资源,票房成绩都不错,使得他的总票房达到了50亿。

        也就有了“最年轻50亿先生”的称号。

        由于贾昊臣一出道,就很幸运的在大荧幕取得了成功。

        虽然这些电影都不是他扛的票房,但这无所谓,对影视公司来说,请一个顶流,只要不拖后腿,并且能够引来流量和关注度就足够了。

        贾昊臣达到了这个标准,因此在电影圈的发展很顺利。

        直到《冰封勇士》才遇到了一点挫折。

        由于在大荧幕获得了成功,所以到电视剧领域,贾昊臣一上来演的就是宋俪的《当时明月》。

        《当时明月》是一部民国时期的剧,男主角是一位富家少爷。

        从人设到剧情,男主角的部分,有点像偶像剧。

        当然,是质感相对比较高级,带有一点偶像剧元素的角色。

        这一点,正好符合贾昊臣的表演路数。

        毕竟角色是富家少爷,前期主要表演方式就是耍帅。

        很不巧,偶像男团在舞台上,也是这么演的。

        因此,贾昊臣演《当时明月》的时候,表现是及格的。

        可是,这次到了邓慧玲的《无处躲藏》,问题来了。

        给贾昊臣安排的角色是一位刚刚入行没多久的小律师。

        律师这个行业,专业度要求很高,而刚入行的小律师,其实并没有那么风光,甚至处处碰壁。

        比如贾昊臣在《无处躲藏》中第一次出场,就是在街头给路过的行人发名片。

        很多行人接过名片,转头就丢进垃圾桶。

        甚至有些行人直接打开他的手。

        小律师面对这种遭遇,还要保持微笑,但回头看到行人把名片扔进垃圾桶的时候,眼中又要流露出无奈与沮丧。

        这种多重情绪叠加的表演,贾昊臣根本驾驭不了。

        甚至刚开始的时候,贾昊臣发名片,还在以非常帅的姿态去发,仿佛在给粉丝发签名照。

        第一场戏,就被导演郑严伦抓着训了一上午才调整过来。

        结果,第二天贾昊臣就请假,让经纪人过来和导演沟通。

        经过商量之后,导演保证尽量不用太尖酸刻薄言辞去说戏,这才让拍摄继续进行。

        贾昊臣倒也没有故意作对,调整表演状态,尽量去演一个小律师该有的样子。

        只不过,那种无奈、疲惫,又不得不坚持的多重情绪,对他来说,难度太大,演得时好时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