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查证(为金仙+5更)-第2/2页





    元峥所捡玉扣确实是北蛮皇族所有,货真价实。

    元峥和手下曾追着几人跑出贞庆道观后头的街巷,还一直追到河边,有不少人目睹,和元峥所说追击北蛮人吻合,属实。

    熄火队在大火燃起一刻钟的功夫后才姗姗来迟,仅一街之隔却花费如此多时间,确实不合常理。

    西三厢的卫队曾包围贞庆道观,属实。

    以为所有查证点,人证物证俱在。

    永宁帝半眯着眼,一面回味着昨儿个新晋妃子的味道,一面听二人一一禀报,觉得岁月甚是静好。

    这二人都忠心耿耿,又办事给力,实在不错。

    如此看来,整个事件很清晰了,元四说的没错,定是有人与北蛮相勾结,北蛮人才会那么巧地出现在寿阳与金焕相见的地方来纵火!

    而唯一和北蛮在此事能扯得关系的,也是刘渭了。

    可刘渭?

    会是他吗?

    永宁帝自个儿摇摇头。

    刘渭跟了他三十年。

    刘渭进宫那年已经十九,别的宦官都是白白净净一张鸭蛋脸,他留着把胡须,老被人嘲笑。

    而他则无意见过刘渭写的字,一笔狂草写得豪放不羁,颇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味道,他便点了此人为身边近侍。

    后来助他登基,发挥出领兵之才,待他又忠心不二,他便试着让他监军去了西羌边境。

    刘渭果然不负他厚重,击破西羌,收复西川,洮州,一路立功不断,他这才放心让他掌了枢密院,这一掌是十年,从未有一事负过他的期望。

    也不对,他在幽州被擒,说到底,枢密院该负大责。

    虽说察情是前方的事,为何刘渭不早些将林九渊调回北地来做先锋兵?

    永宁帝越想越纠结在沦为阶下囚的耻辱记忆里,越想越觉得刘渭此前太不作为,失了准备,这才害他被擒。

    想来想去,竟连刘渭此前的那些好都有些盖住了。

    永宁帝有些忿忿,“依你们看,朝和北蛮勾结的会是何人?”

    忠亲王和唐侯面面相觑,皆垂首不敢言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