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名额减半



        青州望江楼。

        今晚,徐尧山宴请了不少青州才子、权贵,前来送别梁育才。

        梁育才当年曾在青州上任过。

        谈及历史,梁育才是徐尧山后三届的进士出身。

        这科举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前三名为一等,为进士及第。

        从第四名到第一百名,为二等。

        赐进士出身。

        徐尧山、梁育才,都是进士出身。

        后经过一些手段,得到官衔,走马上任,从很远的地方,来到了这青州,通过努力,做到了中书舍人、知府一位。

        因为梁育才曾在青州待过,所以在青州还是认识不少人的。

        所以这次离开,才会来了这么多人。

        马守生与庞春自然也在此间。

        徐尧山更是将庞春所著的那首《望青台山》,展示众人,赢得了一片喝彩。

        “望青台山是我此生所见过的最棒的一首诗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真是太绝了!这青台山就在青州南方,我看了二十多载,虽常常有感而发,但却根本写不出这么妙的诗句来!庞子,在下敬您一杯!”

        “子”是对有学问之人的一种敬称,已经很多年没有人这么被尊称过了。

        但是在文人之间,偶尔还会出现以“子”相称。

        一声“庞子”,算是对方对庞春学识的一种认可,对庞春此人的尊敬。

        荣誉极高!

        庞春真是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能捡来这么大个便宜。

        一觉醒来,自己不仅多了一首诗,而且还被知府与满城才子以礼相待。

        “诸位,庞先生的这首诗写的如何啊?”

        徐尧山笑看众人。

        无一差评,都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在下十年寒窗,不及庞子十分之一。惭愧惭愧,庞子此诗,前无古人!”

        “有庞子在,看来,今年登州大会的头彩,必然是我们青州的了。有了这些钱,青州的百姓应该会好过一些。这全是庞子的功劳啊!”

        “庞子胸怀大志,将来必定为一国之才,安邦治国,我等能与庞子生于同一时代,是为不幸,亦为大幸。”

        这些人的彩虹屁夸得庞春非常高兴,马守生、徐尧山也是一脸喜悦。

        这时,有仆人进来告诉徐尧山,说洪忘川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