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信人



        阳平村的风俗,已经坚持了好多年。

        多少年前开始的,已经八十多岁的老村长都不知道。

        但每代村长,都会传下一段那风水先生留下的话来。

        “此风水之术,不算正道,甚至在一些刚正之人眼中,还算邪法。”

        老村长如是对张浩说道。

        张浩闻言,点了点头。

        他从刘欢他们口中听到这个风俗的时候,也觉得有些渗人。

        他虽成长于新社会,但也听过“守七”之类的风俗,对此也表示尊重。

        可专门建个阁楼,把尸体供起来。

        又或者将棺材悬挂在房梁之上……

        虽然是自家长辈,但张浩想想还是觉得心里毛毛的。

        “仙人倒是坦诚。”

        老村长看到张浩的反应,赞了一句。

        随后,他又介绍起来。

        这个风水局,其实是为了蕴养一件法宝。

        那风水先生,受友人之托,锻造了那件宝贝。

        可那个友人,却在那先生锻造时,因为争勇斗狠,在与人斗法中不幸遇难。

        那先生便将友人的残魂收拢于新造出的法宝里,用以作为器灵。

        可他找到友人尸首时,友人已经死了许久,灵魂早已残破不堪,没有灵智,所以,他就近找到了阳平村,设置那个风水局。

        阳平村人供奉尸体,其实就是在用死者的死气,蕴养那器灵。

        天道,讲究一报还一报,他那友人生前是个十分强横的修士,即便残魂灵智不全,也会在受到供奉后,返还给村民后代。

        这便是阳平能出现许多拥有灵根后代的原因。

        整个风水局,绝大部分,是用以隔绝外界感知,误导修士与妖邪,所以,阳平村之后一直安安稳稳。

        又因为风水先生的嘱咐,阳平村一直对修真者少有接触,也没有多少修士找到他们那儿。

        友人已死,残魂成为了器灵,也算是完成了友人的托付。

        友人想要苏醒,不知道要等多久,那先生寿元不足,估计等不到了。

        他只当自己做了个善事,唯一要求的回报,便是希望友人魂魄苏醒之时,能到他坟头上炷香以告知。

        “那先生也是个洒脱之人。”

        张浩心中有些敬佩。

        友人死了,他不昧掉那个法宝,还帮友人收尸,收拢残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