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以卵击石



        而李谊全程咬紧牙关,始终未出一声。

        二十杖后,李谊就如一摊被打散的血肉般,已经没法自己站起来,是被人架起来的。

        宫人本想架着他先去疗伤,谁知仅剩一口气吊着不肯晕的李谊,就是不肯走,硬是挣扎着挣脱了两侧的人,不肯离开殿前一步。

        此时李谊已经跪都跪不住了,只能双手扶着地勉强撑住身子,手指就快嵌入宫砖中。

        之后很快,李谊就开始发烧,人也渐渐陷入昏迷,身子不自主地战栗。

        其间,两侧守着他的宫人好像听到李谊在低声喃喃什么,他们以为李谊是要喝水,结果凑过去一听,才知意识已经渐渐抽离的李谊,用细若蚊足的声音喃喃的是:“周将军是被冤枉的……请陛下……重审此案……周将军是冤枉的……”

        最后,好端端坐在龙椅上的,没熬过血淋淋跪在殿前的。

        皇上怕李谊真的死在殿前太难看,才下令周昆崎斩首,家眷流放。

        只是这道圣旨,皇上没有给内官快马加鞭去宣旨,而是给了李谊。

        皇上这个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他根本就不想放过周昆崎。

        拿到圣旨时,李谊坐在地上,对着太极殿苦笑了一声。

        不知在笑圣人,还是在笑自己。

        周围的人上来要扶他去疗伤,可李谊却推开了一双双手,颤颤巍巍从地上爬了起来,攥着圣旨、扶着宫墙、拖着残躯,一步步挪动。

        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李谊的背影,一直等他快要挪动出宫城的时候,他们才震惊地意识到:李谊要自己去周府宣旨。

        然而,等李谊终于走到宫门外,才发现马车和马匹都被太子支开,除了走着去周府,李谊竟然全无办法。

        所有人都以为李谊会就此放弃,可李谊只是轻轻叹了口气,继续踉踉跄跄一步步往前走。

        那一刻,李谊血肉模糊、奄奄一息,在寒风之中看着比枯枝还瘦,比羽毛还轻。

        但他的影子却被拖得很长,很长。

        然后就是赵缭看到的,从皇城到周府,从天不亮走到午后,李谊真的走来了。

        赵缭看着倒在门口的李谊,一声叹息散在风里。

        三日前赵缭听说李谊进宫,请求重审周昆崎的时候,心中不仅毫无动容,甚至还有一分不屑。

        周昆崎是什么人,他到底会不会谋反,难道别人心里都没数吗?

        他为人最是重情重义,这么多年对圣人尽忠职守、从无二心,留着卫国公匕首,也只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老师有个念想,难道旁人不知道吗?

        所有人都知道,可所有人都选择了沉默。

        因为他们更心知肚明,卫国公就是皇上心中最深的那根刺,万万碰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