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花朝节



 在上元过后,贾玴便将元春三姐妹接来宁国府了,如今坞内姐妹众多,也不在那么寂静了,几位姑娘课业结束后,可以一起联谊,也可以一起游园,甚至可以泛舟,如今这暖香坞,随着今岁春节的开放,已经传出了名声,引一众闺中女子奢望。然后,看着积雪慢慢融化,气温慢慢升高,戴忠也不时询问贾玴行程,贾玴亦只当没听到,每日只在住处深思,因坞内如今女眷众多,也只能常吆喝雪雁跑腿递个信件,等闲时候,也不好去见黛玉了。

 花朝节,相传乃是百花仙子的生辰,这一日,春花初放,家家都会祭花神,祈求今年有个好光景,宁府今年的花朝节,更加低调与热闹,低调是贾玴不欲让外人知晓黛玉生辰,况林家在京城,也无亲戚,因此黛玉只邀请了暖香坞里的一众姐妹,而热闹也正是因为今日是黛玉芳辰,贾玴特意停了今日的课业,会芳园也锁了不对外客开放,暖香坞大大小小的丫鬟都动了起来,此时京城还没到蝴蝶的时节,贾玴甚至让叶依运过来蝴蝶以增趣味,毕竟扑蝶也是花朝节中少女难得的活动了。

 望着满园扑腾着飞的蝴蝶,雪雁笑道:“也不知老爷哪里找来的,便是扬州,此时等闲也没有蝴蝶的。”

 紫娟也应和:“姑娘平日里用的,我瞧着,比宫里娘娘赏赐的还要精致,有时候真觉得是天上掉下来的。”

 紫娟又悄悄对雪雁说:“老爷必定是知晓姑娘芳辰的,不然也不会今日特意停了课业了。”

 雪雁也点头认可,虽然她不知道贾玴是如何知晓的,也只能认为是林老爷私下嘱托,毕竟贾玴不是说,林老爷都点头了吗?

 经过游侠不懈努力的打听,终于发现有位夫子据说也是前朝遗留下来的,祖上曾是内侍,北静王不敢大意,带了人手急急过来,京城布局,西贵东富,北贫南贱,夫子姓李,二十年前中了秀才后一直不得中,于是索性在北城买了房子,平日里以教书为生,日子虽然清贫,倒也不算苦。

 北静王到时,并无学生,想必都过节去了,花朝节也是踏青的日子,夫子正在顾自念诗:“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北静王有心示好,接口称赞:“好诗,果然好诗。”

 李夫子来了兴趣:“你也懂欣赏这首诗?”

 北静王笑道:“这一首汉乐府经典之诗,在下自然也听过,讲的是以物喻人,劝人需得及时努力......”

 李夫子惊讶道:“等一下,你说以物喻人,及时努力?”

 北静王:“如何?”

 李夫子语气坚定:“明明是称赞园中的姑娘,要及时行乐,到你这边,怎变成了以物喻人?我问你,你可有功名在身?”

 “这......”北静王还真没有功名。

 “你既无功名,跟我讲话就要注意。”

 这话气的北静王的贴身侍卫差点动手,北静王也不住安慰自己:小王要忍,小王已经忍了三十年了,一定要忍住。

 好不容易缓过气,夫子又接着念了下边几句,北静王于是道:“不知这位李夫子可否解释一下,这首诗的含义?”略带嘲讽,显然气的不轻。

 夫子哼哼道:“你现在礼规不全,诚意不够,我不能为你传道授业解惑。”

 北静王:......

 于是侍卫双手奉上了一锭银子,夫子才道:“这首诗的意思就是,青青与朝露这两位姑娘在园中一边整理吃食,一边等待日出,但是又担心秋节这位姑娘到的时候,把整理好的东西都打乱了,嫌弃她粗手粗脚。”

 夫子顿了顿,对着北静王:“我这样说,你听明白了吗?”

 北静王与侍卫已然愣在当场了,真是这样解释的?

 夫子对他们的反应很满意,接着说:“然后最后两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就是要趁着年轻的时候多生子嗣,以免老的时候只有自己的徒弟陪着自己悲伤,对着百川内疚,愧对先祖,这与之前描述几位姑娘首尾呼应,这首诗所以能流传千古,已经做到了前呼后应,一气呵成。”

 侍卫声音颤抖,悄悄对北静王说:“王爷,这个人是疯子!”

 北静王:“你没读过书,你也知道他是疯子?”

 侍卫确定地点头:“连我没读过书的,都知道他是疯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