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城-第2/3页
大帐之内
李子雄躬身轻声说道:“多亏了刘将军在大帅面前演了这番苦肉计,否则我李子雄至少要少个先锋大将的头衔了!”
“李将军,你我同是寄人篱下彼此必然要互相照应,十日之后攻城之战恐怕凶多吉少,到时候李将军莫要落井下石便好,我看李将军虽然受了点小伤但是精气具足,李将军武道修为上又有不小进展吧。”
“不瞒孙将军,与那小将独孤修一战确实略有所悟,孙将军攻城还要要多注意这黑袍小将,孙将军麾下恐怕并没有能挡下此子之将。”
“我又不像你一般顾忌江湖名声硬要和他拼出个输赢,纵是那独孤修真有万夫不当之勇,他还真能杀光我麾下的一万兵马吗?”
孙元朗原是襄阳副将军,襄阳太守陆文焘弃城而逃之后,这位见风使舵的孙元朗便是第一位冲出襄阳城投降之人。孙元朗此人在襄阳军中名声极大,倒不是因为其擅长排兵布阵或者弓马娴熟,而是这位孙将军是个色中恶鬼,不仅家中妻妾无数,这位领着高官厚禄的副将军还是襄阳城最大青楼翠红楼的最大主顾。
只有极少数对这位孙将军有所深交的人才知道,这位好色如命的孙将军竟还是个藏拙的高手,看似被美色掏空了身子的孙元朗其实是襄阳城军中第一高手,善使一柄重达八十斤的八卦宣花板斧,若非如此以李子雄一贯的心高气傲也不会和他搭上关系了。
永庆二年五月十一
中路军大将孙元朗帅一万步兵拂晓时分进攻汝阳城,攻城之战极为惨烈,汝阳城中用作守城的滚木礌石弓弩箭矢仿佛无穷无尽一般的投射而出,不到半日孙元朗便损失两千步卒。
孙字大旗下孙元朗却是气定神闲,半点没有因为屡次攻城受挫而气急败坏,孙元朗心中明白,自己这襄阳降将刚被纳入宇文朔麾下,若是不在这汝阳城下狠狠的出一把力把汝阳城内的虚实都打出的话,短时间内是绝对不会得到中军大帅宇文朔信任的。所以今日攻城损失的这两千步兵不过是他孙元朗向宇文朔所纳的“投名状”罢了,在他孙元朗看来这两千人的投名状恐怕还不够呢。
一将功成万骨枯,视人命如草芥都是高看了这狼子野心的孙元朗。已近黄昏,攻城不足一日便折损了四千步卒,眼看攻城士兵士气低落到了谷底,孙元朗心中暗笑这四千颗人头可算得上是天底下最大的投名状了,传令左右便准备鸣金收兵。
残阳如血,是个杀人的好时候。
未等孙元朗说出收兵二字,被一万步卒猛攻一日都未曾攻开的汝阳城大门竟然自行打开,城内守军如潮水般涌出,竟是弃城防出城而战。
孙元朗毕竟带兵多年,城内守军如此兵行险着必是有所图谋,心中不免疑窦丛生。
“这独孤信是存了什么居心,难不成今天借着守城优势占了点便宜还真把我孙元朗当成酒囊饭袋了不成!孙元山何在!”
“末将在!”
“你也看了一天热闹了,带着孙家军去会会那城里的独孤信,顺便传令下去有敢后退一步动摇军心者立斩不饶!”
“末将领命!”
孙元山是孙元朗的外甥,也是孙家小一辈里最杰出的一人,今日攻城战死的这四千兵马不过是孙元朗从襄阳城里趁乱带出来的杂牌军,所以即便死的再多孙元朗都不介意,自己能稳居襄阳城内武将第一把交椅靠的其实是潜心培养的一千号称孙家军的精锐,此时不惜让这一千精锐尽出一是为了制止前方攻城士兵溃退的败势,二便是存了要趁汝阳城门大开一举拿下汝阳城的心思。
“既然你独孤信敢豪赌一铺出城而战,那我便大小通吃,吃定了你这小小的汝阳城!”
汝阳城东有一八公山,据传曾有道号八公山人的练气士在此得道成仙,八公山山上草木繁盛,向来是汝阳城居民清明踏青的首选之地。此时的八公山上没有了络绎不绝载歌载行的游人。有的只有五百人五百马,五百人马人衔刀马裹蹄,刀是战刀,马是战马。这五百人马正是独孤信作为奇兵亲自培养的轻骑军,五百人自昨夜便潜伏于八公山之上,等的便是汝阳城开后敌军大乱的一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