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奉旨回京



        是夜,华灯初上,寿康宫中。

        太后穿着素色宫服端坐在铜镜前,望着手里的簪子暗自出神。

        那簪子通体纯白,尾部雕了几朵形态各异的梅花,一眼看去正如冬日里缀了白梅的枝条。

        刘嬷嬷快步走进寝殿,瞥了一眼太后手里的簪子,行礼道,“太后娘娘,陛下出了御书房的门,现下已经朝这边过来了。”

        太后回神,微不可闻地叹了一声,将簪子插入发中,抬手道,“走吧,扶哀家出去。”

        随后在众人的搀扶下起身,慢慢走出寝宫。

        次日,一骑快马从京城飞驰而出,向榆州奔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太后初愈,本应颐养顺心。然思女心切,忧虑繁深。恐旧病未痊,又添新疾。特命故长公主遗哀女慕容絮,即刻回京,伴慈左右,以宽慈心,不得有误。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慕容絮领旨谢恩,身后除了她的两个丫鬟再无旁人。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说起慕容絮的出身,不可谓不尊贵。

        母亲南宫婉,当朝长公主,皇上敬重的妹妹,太后最亲近的小女儿。貌武双绝,世人称赞。

        父亲慕容鹤,开国四姓之一慕容氏家主,正二品辅国大将军。武艺高超,骁勇善战。

        彼时的慕容絮当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甚至隐隐把宫里的皇子公主们都压了一头。

        可事实难料,九年前端午宫宴,皇帝遇刺,长公主为救陛下香消玉殒,太后悲痛过度竟致一病不起,家中姨娘当道,父亲冷眼旁观……

        五岁,单凭自己,她能斗得过谁?

        于是一夜之间,慕容絮的境况急转直下。以至于到后来,府上的李姨娘随便找个由头就能把她送到这善启寺内,“祈福”八年之久。

        一个月后,京城。

        “诶,听说了吗?慕容家的那个,叫什么柳啊叶啊的,要回京了。陛下亲自下的旨!”

        绝大多数人的日子往往平淡而苦闷,带着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绝望。这样的日子里,世家大族的一举一动便成了众人茶余饭后,为数不多的乐趣。

        “这都多久之前的事儿了,你这消息可不灵通啊。”

        “柳啊叶啊?你可真逗,人家叫慕容絮,那可是慕容家唯一的嫡女。”说话的人笑着,轻佻而又随意。

        “什么嫡女,待在庙里也没个嬷嬷管教。要我说真比起来,恐怕连我那婆娘都不如。”

        “我可听说这慕容絮长得标致。到底是娇小姐,就你那黄脸婆,比不了。”说这话的人还打着光棍,翻了个白眼,话里冒着酸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