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醉舟(3)



艾普莉和阿瑟的植物园约会被拍到了

        即使被拍到的只是他们进出植物园时的场景。

        “大家对这个女孩儿的兴趣是惊人的,  我是说,她和当代一般的it  girl不太一样。”首先发布这组照片的《太阳报》编辑在报纸发出的当天,  和自己的同事讨论了这个小小话题。

        “是的,  这样持续性的关注,特别是当事人对大众如此疏于应付的前提下,非常少见。”另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男同事,  手上握着马克杯,泡好咖啡后也过来加入了话题。

        所谓‘it  girl’,  起源于默片时代克拉拉在电影《it》里的形象。曾经的‘it  girl’是一个非常珍贵的头衔,  能被冠以这个头衔的,  无不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代表人物,  对青少年文化、先锋文化意义深远。

        但在当代,it  girl的贬值是飞快的,这大概是因为信息传播足够快、足够方便,  推出一个it  girl变得前所未有地容易了?如今每年都有不少女孩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走红,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进而成为实际上的it  girl。

        it  girl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独特、叛逆、稀有、无可取代、具有时代代表性。当it  girl可以被‘量产’,  一两年间就能更新迭代一批之后,  it  girl也就再也没有曾经的荣光了。

        如今的it  girl大约就是会穿衣穿鞋,会搭配手提包,经常参加派对、出风头了,  相当‘平凡’。

        一般来说,  一个新晋的it  girl需要经常露面,出现在名人派对、时尚秀场中,照片被登载在报纸上、网站上一段时间不出现,不制造话题度,就会被抛弃,  毕竟市面上新面孔实在是太多了。

        “我想,这就是当代大众的矛盾之处,大家沉迷于窥私,特别是那些名人,那些人群里特别出众的人的私密生活。过去这很难,只能艰难地依靠报刊、电视、电台获取零星消息。而现在,大众传媒发展到新阶段,让一切变得简单了,更别说互联网的出现了没有人能逃脱被监控了,只要大众对他真的感兴趣。”

        “《楚门的世界》上映于98年,距离现在也才过去13年,那时的题材是是‘科幻’,现在已经要变成现实了。”

        “然而,真的当一切私密都唾手可得,甚至被窥私的名人们是实际上的推手,他们也依靠这个为生大家的态度又变得模糊起来了。只有艰难追逐得到的东西,甚至艰难追逐而不得的东西,大家才会报以最大的热情,这真是人性的弱点。”

        “我们的消息越来越劲爆,越来越猎奇,不能说没有大众的神经已经被惯坏了,必须要更大的刺激才能让他们感兴趣的原因。”

        但这姑娘”《太阳报》的编辑说着摇了摇头。

        “她是另一种路子,追逐她的消息是前所未有地难,大众在她这里,是高度渴求的,这反而延长了她作为目光追随对象的生命线。”

        “我赞同。”戴眼镜的男同事表示同意,但同时他也说:“但不只是这样,如果是这样,其他的女孩儿也大可以学她我想,如果我们的it  girl真的复制她,结果可能是被遗忘,迅速过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