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听媳妇话跟着将军走



  张旭送走柳瑚儿,也不愿意留在景德镇久住。此刻不禁想起那位张辅老人,希望自己能够回张家湾过新年。

  前世的时候,每到新年,爷爷总会没完没了的打电话,要他早点回张家湾。

  在张辅老人身上,张旭找到了当初爷爷带给他的那份温暖和惦记,因此觉得这位老人格外亲切。

  景德镇相距张家湾不到三百里距离,张旭当天清早启程,赶在日落之前,便已经抵达。

  张辅老人见了张旭,乐的眉开眼笑,拉着他的手问长问短了好半天,才看向后面跟着的随从询问:

  “你的兵都带回来了吗?”

  “回来了。”张旭回答。

  “还有多少没讨媳妇?”

  “丁三合、薛镰、汤杰、杨道、毛玉山、方毫,一共六个。”张旭回答。

  “正合适,我估摸着也就五六个没媳妇的小子,所以把你这些姑舅亲给找遍了,也巧,正好有六个合适的闺女。”张辅老人美滋滋的说。

  “您老还真是赶时髦,莫非打算让他们办个集体婚礼?”张旭笑问。

  “别管什么婚礼,这些人跟着你东拼西杀的,也不容易,咱们趁着过年,都把亲事给办了。”张辅老人说。

  张旭微微点头,顿了顿又出言询问:

  “六对新人倒是正合适,不知您老打算该怎么牵红线,又想把哪个闺女嫁给谁?”张旭疑惑的问。

  “这事容易,咱们都是自己人,也不用挑挑拣拣的,干脆抓阄,抓到了哪个,就证明跟哪个有缘分。”张辅老人干脆的回答。

  张旭听了扑哧一笑,他有生以来,还是初次听说抓阄讨老婆的,转过头看向丁三合询问:

  “老三,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张爷爷的主意挺好,自古成亲都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我们自己本来就没资格参与,如今父母不在,自然全凭将军做主。”丁三合干脆的回答。

  张旭微微点了下头,此刻再想想张辅老人这办法,用在大明的确挺合适。

  当然张旭并不喜欢官僚主义,于是又问薛镰:

  “说说吧!你什么意见?”

  “卑职唯将军之命是从。”薛镰干脆的说。

  “怎么搞的像是给我讨媳妇?汤杰、杨道、小毛子、方毫,你们四个有意见吗?”张旭又问,随后补充了一句:

  “本将军喜欢自由恋爱,婚姻大事,还是自己做主最好。”

  “我们这些穷兵,如果留在神机营,恐怕这辈子也讨不上婆娘,如今都是亏了将军的提拔,又岂敢挑挑拣拣?”汤杰回答。

  “没错,只要将军觉得合适,小的们都没有意见。”杨道附和着说。

  “娶到将军家里的亲眷,我们可是高攀了。”小毛子也笑着奉承了一句。

  张旭突然觉得这句才是实话,他们之所以如此干脆的应下,完全是因为张辅老人做媒。

  那六位准新娘是张辅老人的亲戚,同样意味着是自己的亲戚。

  作为当兵的,能娶到将军家里的亲戚,自然没人胆敢挑肥拣瘦。

  最后一个方毫,见其他人都没有意见,便抬高嗓门嚷嚷道:

  “咱们赶紧抓阄,我还等着跟新娘子入洞房呢!”

  张辅老人亲自找来纸笔,递给了张旭。张旭见状,也只好撕下六张纸条,在上面写名字。

  张辅老人则在身旁逐一念诵:

  “彩凤、招娣、月英、玉兰、翠花、青娥。”

  六个纸条写完之后,张辅老人小心的吹干墨迹,随即团成纸团,捧在手里,笑呵呵的问:

  “哪个先来?”

  “方毫着急了,就从这小子开始吧?”张旭笑着说。

  方毫嘿嘿一笑,率先伸手拿出个纸团,其他人见状,依次在身后跟着抓阄。

  众人都抓完之后,才逐个打开,最终结果,方毫抓到了月英、小毛子抓到了招娣、杨道抓了玉兰,汤杰抓的是青娥。

  当丁三合打开他手里的纸团,发现上面写着翠花,便可以断定彩凤归了薛镰。

  因此薛镰也没有打开手里的纸团,直接交给张旭。

  张旭把他们各自抓到的媳妇,都依次记录了下来,唯恐人太多给搞错了,闹出笑话。

  完成了抓阄仪式,张辅老人便带着张旭离开,前去见了那六个女娃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