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玻璃瓶子



  张旭听了沈若兰的话,多少有些诧异,又打量几眼手里的瓶子,才抬起头出言询问:

  “你怎么知道这东西是假的?”

  “这聚宝斋是我家的店铺,里面的宝贝是真是假我一清二楚,你手里拿着的根本不是水晶瓶,而是西域商人带来的玻璃瓶。”

  “我当然知道它是玻璃瓶。”张旭笑着回答。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买?”

  “因为这东西有用?”张旭回答,再度看向伙计询问:

  “你家店里到底有多少这样的瓶子?”

  “十三个。”

  “都给我包好,我要带走。”张旭干脆的回答,同时示意二驴子结账。

  二驴子倒是满不在乎,干脆的拿出十三个小银元宝,交给了店里的账房。

  伙计唯恐张旭变卦,匆匆找出十三个瓶子,一起装入木匣交给张旭。

  张旭挨个看了一遍,心满意足的带着这批玻璃瓶掉头离开。

  “真是莫名其妙,一堆玻璃能有为什么用?”沈若兰摇摇头抱怨道,也只好在后面尾随。

  张旭晚上的生活照旧像从前一样枯燥,尽管新近纳了位漂亮的小妾,但是两个人并不再同一屋檐下生活。

  天亮以后,则是一如既往的忙碌,各种木质机器接连出炉,张旭一边张罗着组装新机器,还得一边筹备生产绸缎布匹。

  他来到的这个时代,女工是招聘不到的,只能去出售仆役的市场买些婢女,教她们学习织布。

  顾春娘作为红绡坊的主人,对于织布工艺还是很了解的,尽管换了新型设备,但是原理终是没有改变。

  买回女工以后,她亲自动手,教这些工人使用纺车和织布机。

  眼看着作坊里的半数机器都已经完成组装,张旭便开始筹备新一轮的开业盛典。

  无论在什么时代,品牌效应这东西都是很重要的,只有家喻户晓的品牌,才能支撑起庞大的销量。

  顾春娘忙碌完之后,见张旭坐在纺车前出神,迎过来笑着询问:

  “官人,您想什么呢?”

  “等咱们的纺织厂建成之后,要搞一次开业典礼,你帮我想想,什么人在杭州府最有影响力?”张旭问。

  “这个?”顾春娘皱了皱眉头,才试探着回答:

  “咱们杭州府最有影响力的官员是知府大人,最有钱的商人是若兰她爹沈荣,估计这二位不会来捧场。”

  “没错,看来官商两界都指望不上了。”张旭轻叹了一句,随后又问:

  “杭州府有没有名妓、花魁一类的人物?”

  “江南最负盛名的花魁都在秦淮河,如果官人能请来秦淮河的花魁,肯定可以名声大噪。”

  “我和那位花魁姑娘倒是有一面之缘,可以去试试。”张旭点点头说,随后吩咐道:

  “薛镰,你明早启程回平阳山,通知马青把差事全部交给梁四海,立刻赶来杭州,帮本将军筹备开业典礼。”

  “卑职明白。”薛镰干脆的回答。

  “马青又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请他帮忙?”顾春娘问。

  “他是我的副将,书呆子一个,没什么用处,但是他哥哥是南京水师衙门的总兵,如今咱们缺人手,得找水师衙门借点兵壮壮门面。”张旭回答。

  “您还真有办法?”顾春娘笑着说。

  “我的办法多着呢!从今天开始,把蚕丝和棉花的价格往高提一成,咱们的设备就要组装完成,需要大量的原料。”

  “带着你家小弟去趟湖州,亲自和桑农签订契约,从此以后咱们每年都要按这个高价收购蚕丝,不过契约的期限要签五年。”

  “这五年之内,如果桑农把蚕丝卖给别人,咱们可以去衙门里告他们。”

  张旭一边转着眼珠沉思,一边做了这番部署。

  “都听你的。”顾春娘讪笑着回答,随后又提醒道:

  “我觉得咱们总得先建几栋库房,那么多货源收回来,总得有地方存放才行。”

  “这事好说,织造局的库房都闲着,随便用;等以后赚了钱,我专门给你铺一条铁路,用来运布。”张旭笑着说。

  “铁路是什么东西?”

  “就是用钢铁打造的轨道,列车可以在上面往来运行。”张旭回答。

  “那好,我等着。”顾春娘说着伸手拉起张旭,两个人一边聊天一边出门,上车回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