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受气的肥差



  京杭运河分为五段不同的流向,无论是从南向北还是从北向南,顺流和逆流的距离都差不多。

  因此张旭又走了十几天,一行人才重新来到杭州地界,他委派了汤杰和杨道跟随马青返回平阳山,剩下的老迷糊等人尽数留在织造衙门当差。

  由卖鱼桥码头下船之后,张旭便吩咐道:

  “驴子,去问问,织造衙门在什么地方?”

  “不用问,杭州府是我家,我带你去。”沈若兰笑着说。

  张旭这才猛然想起,他又回到了沈若兰的家!沈若兰颇为神气,趾高气昂的对二驴子说:

  “给我牵马,咱们头前带路。”

  也不知道是谁建的织造衙门,相距运河码头的距离竟有十里开外,张旭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暗暗的骂街。

  午后时分,一行人总算来到织造衙门门口,此处只是一个大院子,连守门的官兵都没有,尽管是大晌午,两扇黑漆木门照旧关的严严实实。

  “敲门。”张旭吩咐道。

  二驴子上前敲了好半天的门,里面才传出开门的动静。沈若兰在侧笑着问:

  “我可以回家了吗?”

  “回去吧!”

  “你打发个人送我回去?”

  “不送。”

  沈若兰闻言撇了撇嘴,只好翻身跳下马背,自顾自的回家。

  院门打开之后,从里面走出两个人,一名是书生打扮,长着两撮小胡子,另一个是仆人打扮,花白的头发,始终眯着眼睛,二人的年纪都已接近六旬。

  小胡子书生施礼问道:

  “几位军爷,你们上门有何贵干?”

  “本将军是新任杭州织造。”张旭回答。

  小胡子闻言露出一脸不可思议的神情,打量着张旭问:

  “历来织造都是由宦官担任,如今因何换了位将军。”

  “说是宦官干的不好,所以让我这个将军来代管。”张旭回答。

  “有道理。”小胡子点点头应道。

  “你是什么人?”张旭反问。

  “下官姓闫,乃是织造局的主簿。”小胡子回答。

  “就是给本将军管账的?”

  “没错。”

  张旭示意二驴子拿出委任的文书交给这位主簿,然后直接骑着马进入大门。

  织造府很大,核心位置三间正厅,都是琉璃瓦的房子,外面的木质墙壁也都刷了朱漆,恍如一座小型的宫殿。

  远远便可看到正厅后面的开阔地,左右分布着数百间库房。张旭翻身下马,迈步走进正堂。

  里面的装饰也很不错,桌椅都是高档的木材雕琢而成,张旭坐在书案后面,觉得还算满意,好歹有了自己的衙门。

  “闫主簿,咱们库房里还有多少丝绸,账上还有多少银子?”张旭询问。

  “回大人,前半年由户部拨款一万六千五百两已经到账,完成了三成的采买,也都已经运抵京城。后半年将由工部支付一万三千五百两,还有七成的采买未曾完成。”

  听了闫主簿这番解释,张旭眼睛顿时瞪了起来,拿起堂木一拍桌案骂道:

  “这是什么混蛋账目,一万六千两银子买了三成,剩下的一万三千两要本将军买七成?”

  “大人息怒,下官也只是个记账的。”闫主簿笑着回应。

  “上一任织造在什么地方?本将军去找他对账。”

  “前任织造洪公公,两个月前进京述职,死在了路上。”

  “真是晦气,接了个死人的班。”张旭骂骂咧咧的说,当然他也是无可奈何,总不能再去找死人对账,随即又问:

  “我住什么地方?”

  “出了织造府后门,有个两进的院落,相距西子湖仅有数百步而已。”

  张旭听了也是心中暗喜,想想这织造不愧是个肥差,竟然住在西湖岸边。

  如今虽然已经到任,他却没什么可做的,上半年办的布帛已经运走,下半年的拨款还没有到账。

  张旭把手里的堂木扔在桌上,迈步出门去喊道:

  “走,咱们到后面看看宅子。”

  二驴子闻言匆忙拉过察哈尔黑马,张旭骑在马背上,他则照旧走在前面牵着马,从库房之间的空场穿过。

  马驹儿跟在最后,一路数到后门,才笑着说:

  “将军,这地方可真够大的,足有七百多间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