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传:女将
临危受命时,她只有十六岁,初至军中,她披挂整装,在校场巡视,底下士兵窃窃私语,怨恨朝廷,鄙夷她年幼,柔弱。
她走上校练台,随手挑了一杆枪,望着台下只说了一句:“三日后本将便要上阵,今日谁不服,站上来。”
不断有年轻战士跳上校台,她一杆长。枪,从晨曦打到日暮,握枪的手都颤栗了。
而底下士兵的眼神从早到晚,已是变了无数回。最后,主将帐内的罗副将长身而起,百招之后才总算将她打败。
台下的窃窃私语早已变换了内容。
三日后,她作为前锋出城迎战,塞北娘子关前,巍巍的娘子关城楼在夕阳中岿然耸立,悲壮凄美,而少年女将一匹战驹,一杆长长缨枪,银甲熠熠,眉目坚毅,催动战马向前,缨枪一扬,便割下一颗敌兵头颅。
她更命人阵前弹奏琵琶以乱敌心,清脆曼妙的琵琶声夹杂在铿锵的战鼓声中,很是撩动人心。
琵琶声中,缨枪扬动,不似夺命的利器,反倒像是令人目眩神迷的水袖在起舞。
这一战从午后打到夜半,总算小胜一场。一场小小的对阵之后,无论敌我,军中都流传着一个催马而立,坚毅果敢的女子形象。
一战又一战,从娘子关到武威郡,再到张掖郡,从前锋到参将,再到副将,再到入主帅帐,军中十年!
十六的少女转眼已长成六七尺高的女将,穿上军甲,一杆长枪耍得虎虎生风,大有其父之风。
大漠熬人,她以弱质之身,一杆缨枪守住了边境,为大燕守住屏障,拒西戎于百里之外,不敢来犯。西戎与将士都称她是“娘子将军”,此“娘子”既指她女子身份,也指她曾身为娘子关主将。
而远在京城的贵胄,只听说这娘子将军铁腕治军,杀敌奋勇,每每更胜男儿,军中令行禁止,威望极高。
朝廷年年封赏,一介女子之身,竟官至三品大将军。
有传其相貌粗鄙,眉目狠戾,与男子无异。更有笑一门封疆大吏之后,竟靠一女子撑起门面。更有粗鄙者笑娘子将军年过二十,却仍云英未嫁。
京中流言万千,可笑世人蒙昧,竟如此恶意揣度评判为他们守住家园的将士。
大燕固守中原,北有北国游牧民族,近年也建立起了王朝,自称魏国;南有百越蛮夷部落,西有西戎,东有后唐、吴国占据江南。
大燕立国不过短短七十余年,自立国便群敌环伺,连年征伐。自立国以来,便先后有数十位名将涌现,其中不乏女将。
说来娘子将军出生在仙人关,自幼便随父镇守边关,学得其父一身武艺,不输男儿;幼年时便常做男儿装扮,长在军中;更得其母其祖传授兵法,自幼习得兵家谋略,手上不曾拈过针线,向来爱推演兵法阵法,比起其兄,更有将门风范。
其父镇守临晋关时,这位娘子将军就以十二岁稚龄带百骑剿灭了附近山头一座山寨,在军中也是久有悍勇之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