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第3/3页





        白若若点头回屋,还没关上门,就听到了舅母和舅舅在院子里面说话的声音。

        “这个月给红玉上门提亲的人可就上门了两次,等到下个月,怕是连两次都没有了!”

        “这是为何?”

        舅母的粗声大嗓,饶是隔着门,也能清楚地传到白若若的耳朵里:“还能为什么?多了一个望门寡的姐姐,别人谁看了不晦气,更何况她现在还住在我们家里!听说她还出去做生意,过段时间被人家知道了,还能有媒人上门来提亲吗!”

        这样的话,自从白若若住在舅舅家里三天就开始听到了,到如今,她的耳朵都快听得出茧子了。

        虽然她说的话大多是不尽实,不过有两点却是正确的。首先,她确实在做生意,其次就是,她确实是个望门寡。

        白若若穿越而来,原主是个家道中落的嫡女,也勉强算是个大家闺秀。原主家在还没没落的时候指腹为婚,定下镇守蜀州安国公的小儿子,名叫赵思见。

        到了十六岁嫁龄,白若若的父母就立刻把她送走,本来指望着靠着女儿东山再起,就把她送上了来蜀州的马车。

        没想到远嫁的马车刚走到半路,却传来了安国公小儿子赵思见战死沙场,赵家也随之被抄家的消息。皇帝一道圣旨下来,听凭白若若随意婚嫁。

        白若若本来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准备嫁人摆烂,管他丈夫以后要不要三妻四妾,反正她衣食无忧就可以。谁知道到了半路死了老公,原主的家庭情况也不算好,她只能被迫自立自强起来。

        她用身上为数不多的嫁妆银子,买了厨具东西,摆开了这个小摊位。颇有种孤注一掷之感。还好,现在盛世初定,西市还没有人口繁盛的东市人多,西市的铺子也比东市便宜。

        因为自己口袋里的银子所剩无几,又没有住处,也不知道该如何做生意,白若若只能暂时借住自己同在蜀州的舅舅家。舅舅家在东市开生药铺子,家里条件还不错。

        不过舅妈却是个不好相与的,白若若不过来了三天,她就变了脸色和态度。

        本来偌大个蜀州,也没几个人认识这个未嫁的长安女子,也没人愿意再说起人走茶凉的安国公府,最近却被白若若这个舅母传出去不少不好的言语。

        白若若倒没真的想一直做望门寡,只是暂时还没有找男人的想法,她现在只想赚钱,然后早点离开舅舅家。

        不一会儿功夫,舅母就把自己的午饭送了过来。那包细点的人情已过,她的午饭是再简单不过的白稻米饭和盐泡豆子。白若若没有多话,寄人篱下最忌讳的事情就是挑东挑西。她就着盐豆子把米饭吃完,把自己吃完的碗送到厨房里刷干净。

        出来的时候,白若若正好看见自己的表姐白红玉,她正坐在梨树根底下,伸出短粗如萝卜的手指,捏着自己刚刚才买的细点,正在大快朵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