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汝窑开片-第2/3页
这可是非遗啊!
这可是国家级的技艺啊!
能传到今天多么不容易。
要是随随便便就传出去了,那么他们瓷厂的活计,可能就要直接减少一半了。
外面的对手可还虎视眈眈的。
现如今,生意不好做,竞争也十分激烈。
不提防着点不行的。
陆言点点头,表示理解。
两人说完之后,就直奔汝窑的生产线而去。
因为汝窑的瓷厂走的是高端的精品路线,所以烧的不是大锅炉,而是小而精的小炉。
每一炉出的货并不多,大部分都是极少数的限量款,亦或者是定制的。
所以,当来到汝窑的生产间时,并没有刚刚那么闷热难受。
这里要稍稍好受一点,但也只是好受一点。
不过片刻功夫,负责人胖胖的脸上,就已经被闷得发红。
陆言也重新流下汗珠。
“就是这里,李师傅是我们一位很厉害的专门制作汝窑的师傅,可以说,我们的汝窑瓷器,大部分都是他生产的。”
负责人介绍道:“他有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手艺人,年纪越老,经验也老道。我们很多主顾,都是只认李师傅的手艺,其他人不认的。”
和其他生产线不同,这里的汝窑线,是用柴火来烧的。
工艺从材料到技法,就已经开始有所区别了。
所谓的精品,是精在了背后的耗材以及心血之上。
这些是肉眼不可见,而且不可量化的。
眼力不好的人根本分辨不出来。
李师傅抬头看了他们一眼,点点头,示意,算是打过招呼,然后就不搭理他们了。
从眉眼上看,李师傅看上去有些许不悦。
仿佛被人打扰了,让他心情很是不好。
这一点陆言能理解。
如果是陆言自己正在烧窑,然后宁善生来打扰的话,那么宁善生的眼睛,可能又要吃一点苦了。
好在现在是个法治社会,无故打人犯法,而陆言也不是个纨绔,所以他的眼睛尚且安好。
陆言往前走了几步,故意靠近李师傅,仔细感受了一下。
汝窑,对湿度的要求是最高的。
特别是雨过天晴色,要求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烟雨天,才能烧的出来。
由此可以看得出来,形成这个雨过天青色的条件,十分苛刻。
在这个地方,没有阴雨天,里面的湿度,是恒定的,已经设定好了的。
陆言看不到,也不知道是多少。
但他的皮肤,他的五官五感,可以感受。
身体有记忆,会帮他记住这个感觉。
在身体彻底记住之前,陆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观察这里,体会这里的环境。
因为,环境里面,拥有一切的答桉!
而陆言,能把答桉找出来。
“年轻人,小心着点,这里很热,小心烫着你。没什么好看的,还是快走吧。等出炉了,我再叫你过来看看开片。”李师傅非常含蓄的赶了赶人。
他是个手艺人,有点脾气在身上的。
负责人的职位虽然比较高,但李师傅如果不痛快了,也就能拉下脸来。
陆言却一点不被欢迎的自觉都没有,笑道:“开片啊,我见过,很有意思。既然要出炉了,那我能不能直接守着看呢?”
李师傅皱起眉。
没等他说话,陆言又继续胡诌道:“我爷爷以前也是烧窑的,我小时候就喜欢看他开片,开片可有意思了。丁零丁零,特别神奇,特别悦耳。那时候我就发誓,长大以后,要做一名出色的烧窑工人。可惜造化弄人,我最终还是成为不了一个出色的烧窑工。”
陆言眼睛呈现出一股子非常悠远的神采来,仿佛正在回忆他和爷爷烧窑的日常。
那种怀念的表情,那种深深的感情的羁绊,瞬间就让李师傅动容了。
李师傅也有一个孙子,孙子年纪不大,没陆言大,现在比李师傅的膝盖高不了多少。
他很疼爱他的孙子,也想把收益传给孙子。但是,儿子不答应。
没有人感兴趣。
没有人对他坚守的传统感兴趣。
儿子说了,他的孩子,日后是要出国读书的,学这些东西,不仅用不上,上不得台面,还只会耽误孩子学习,影响孩子的发展。
李师傅心里难过,但没出说去。
因为现在的社会嘛,好像只有读书是条出路,这样读出来了,工资高,待遇好,有体面。
大家都是这么说,也都是这么安排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