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二十五回 太宗诞辰捋时间-第2/3页





    当然那是穿越爽文,也没人去较真,看文就图个幻想成真。可夏太宗真是靠实力的,而且他也没从记载中找到夏太宗是穿越的蛛丝马迹。没有眼熟的诗词歌赋,虽没有一生一世一双人也没有后宫三千,也没有现代社会的一些平等公平的言论。

    夏太宗除了发妻也就是皇后,还有两个服侍的妾,不过事先言明了不要妾生子,并拒绝大臣们提出的选秀活动,还发了明旨于天下,为皇后之辛劳洋洋洒洒了几万字,都能装订成册了。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说下帝后的相识了。夏太宗本是前朝官宦之后,因为末帝听信谗言导致全族流放西北,当时太宗将将十六还未娶亲,定好的婚事也由此告吹,。

    之后的十年亦不曾娶亲,还差点丧生敌寇之手。而皇后身为边将之女对战场是再熟悉不过了,手下还有一队失去了父母兄弟子女的女兵,也就是这支队伍救了太宗,因此两人相识相知后成婚。

    此时的夏太宗也是而立之年,又几年末帝越发昏聩,终致各地揭竿而起,太宗就是其中一支,不过六年便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夏。民间还有传言说太宗定国号为夏,是因为皇后姓夏,是为了表达对皇后的爱重。

    没看到除了皇后生的孩子,其他两个妾连个女儿也没让生。还多次训斥那些让充盈后宫的大臣,屡教不改的就被皇帝赐了十几个妾,闹得阖家鸡犬不宁,之后就被皇帝以齐家不能给贬了官。

    把夏恒给乐的肚子疼,最让夏恒感慨的就是太宗对亲弟是个断袖的处理。说实在,别看现代社会标榜文明、先进、自由、平定,一旦遇到断袖这种事很少有人能心平气和接受的。

    而夏太宗竟然下旨为亲弟弟和妻弟两个赐婚了,虽然不少的人都私底下说皇帝这是为了防止皇亲国戚窃权,但是夏太宗毫不在意,还说此为少数人的天性,若真的同女子成婚非但不能结秦晋之好,反而多方痛苦。

    还说若有妻室发现丈夫为断袖者,和离不但可以带走嫁妆还可以带走儿女,可惜果决者甚少,毕竟自武皇后女子已经被压迫了千年,大多数女子还是愿意粉饰太平,反而觉得这样更好,反正男的又生不出孩子来,不影响孩子的继承。

    尤其是在皇帝封亲弟为忠顺王,并世袭罔替后,悄悄盛起了男风。帝后知道也无奈,毕竟如忠顺王一样敢娶男妻的是少数,世人对香火传承看得比任何东西都重。

    再来说忠顺王的那个世袭罔替,可没少被人说太宗假惺惺,都断袖了还哪来的替。太宗听闻后立刻着手嗣子一事,不过愿者甚少,谁愿意顶个王位却是绝后的命。

    任谁也没想到最后站出来的是皇长子,说自己只会打仗不会治国,接替了忠顺王刚好,到时候让下任皇帝给他找个送终的就行,帝后虽说被儿子惊了一下,思考了一下也就同意了。

    只是没想到亲叔叔还在,皇长子却英年早逝,虽说国已立,但是边陲不宁,皇长子一心扑在战场上,积劳成疾又旧疾复发,这才撒手人寰。帝后自是悲恸,就是忠顺王夫夫两个也大病了一场,也相继亡故。

    而太宗为了弟弟和儿子有摔盆的孝子贤孙,便征求了次子的意思将次孙过继了。待太宗驾崩,惠祖继任时,忠顺王都第三代了,可惜惠祖过继出去的二儿子长大后没有娶妻,养了一堆的小妾,却不敢生子,只能纵情声色导致早亡。

    其实惠祖的二儿子确实懦弱了些,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得知,忠顺王是不准生子的,所以才把自己憋屈死了,也是因为他的逝去在,众人才认为忠顺王只能过继嗣子来继承,成了专坑皇子的王位。

    而惠祖因为哥哥英年早逝,成了铁板钉钉的下任皇帝,所以在性格上有些一言难尽。让夏恒来说就是有些汤姆苏,所以太宗才会给儿子选了个强势的王妃,所以说太宗的胸襟很让人佩服,他根本不怕王妃身份变了后来个垂帘听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