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二十二回 忽闻丧讯年难过 中-第3/3页





    说到贾娴的舅家,贾母是最清楚的。当年她怀着贾赦时被老太太说了句不方便,就赌气给一个陪嫁的丫鬟开了脸,这个丫鬟就是贾娴的生母钱氏。

    而钱氏根本就不是史家的家生子,不过是从南边逃水灾被卖进史家的,因为颜色好才被选为陪嫁。其实一般的家生子是不会被开脸的,因为盘根错节的很容易掣肘主母,所以,贾母才会选择钱氏。

    再一个就是钱氏外头还有一大家子,要想家人过得好,就得讨好她。不过贾母没想到的是,钱氏倒是个好生养的,好在是个目光短浅的,想着娘家肯定不会苛待自己的女儿,便求老太太给订个娃娃亲。

    老太太能答应就怪了,就算贾娴是妾生女,那还是国公爷的女儿呢,低门嫁女也不能低成这样啊。于是贾母就想了个办法把钱家稍稍扶了起来,因此短命的钱姨娘越发坚定,留下遗嘱要把女儿嫁回娘家去。

    一个姨娘的遗嘱,按理说是没人当回事的,老太太可不管钱姨娘入棺是不是瞑目了。可贾母则暗地里让贾娴和其母家接触,到底是如了贾母的愿,嫁了低户不说还被她顺利的打发回原籍了,这才去了一口恶气。

    让那个老太太有口难言,想指摘都找不到借口,而贾代善对大女儿也是失望的,因此也就没有过度关注大女儿的生活,只是贾代善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了贾娴在钱家的生活。

    刚成婚的时候,钱家对这个国公府出来的外甥女兼儿媳妇还是很尊敬的,可是好景不长就被贾母设计赶回了原籍,之后和国公府的来往也不频繁。

    刚开始回到原籍后还能仗着国公府作威作福,时间长了当地的人也没见到国公府的人给撑腰,便试着奚落再打压,最后钱家靠钱姨娘发起来的日子慢慢跌回原样,贾娴的日子也就难过了起来。

    而常起则是贾娴在回海疆时候救下来的,给贾娴维持了十年后便再也经不住钱家人造了,而贾娴一尸两命的原因也很简单,那个孩子不是贾娴丈夫的,而是小叔子的。

    “大姑奶奶把东西都交给小的变卖,就想着给钱家小少爷说亲,只是没想到那钱家小少爷辱了大姑奶奶。”常起说起贾娴的日子也是满目被色,他作为外□□本不可能常见贾娴,妻子去看望得到的却都是过得好的消息。

    哪能想到连贾娴带过去的人都倒戈了,上下一心的把他们几个瞒得死死的,只是那些下人也是报应。贾娴逝世后,钱家为了几个钱就把那些人都卖了换钱,天南海北的这辈子都别想一家团聚了。

    “大姑奶奶郁愤成疾,所以才会一尸两命,而大小姐业已记事,就被钱家人卖了。”常起说着跪下磕了个头,“小的无法,便将大少爷偷了出来。”

    “欺人太甚,岂有此理。”贾代善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还没想好接下来怎么办,就听到门外的尖叫声。

    “不好了,老太太晕倒了!”尖叫的正是老太太的大丫鬟。

    这一喊可把贾代善吓得是心惊肉跳,倒是一旁的贾母怔了一下,眼中露出喜色来,为防旁人看到,急忙拿帕子捂了脸,抽抽噎噎的跟着贾代善出了荣禧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