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原始部落-第2/4页



  两边的屋子有厨房、茅房。也有储物房、工房。工房用来养蚕的。

  她们是西陵氏的旁支,只负责养蚕和剥茧。为氏族提供织布的蚕丝。

  一般家里的女孩十三岁成年。成年以后就负责养蚕的工作,未成年的孩子平时多去山里摘桑葚和桑叶。摘到的果子可以换些粮食、物品、器皿,也可以自己留着吃,酿酒、晒成干也可以。

  平时大家都是以物换物,家家户户都可以相互换的。当然也可以去市场上换。经常会有外族来市场交易。

  民以食为天,市场里换得最多的还是粮食果子。如果摘到品相好的桑果,上贡到宗族,宗族圣女高兴了就会赏些贝币下来。

  说到这贝币可就牛了。

  这贝币分铜、银、金。但换率极其不科学。

  铜贝币1000换1银贝币。银贝币100个换1个金贝币。换而言之,1个金贝币换十万个铜贝币,这合理吗?

  而这身主,六日前不知道去哪儿摘得了一箩筐的乌椹,乌椹上贡到了圣女面前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乌椹就是桑果中品相最好的果子。每个有拳头大小,乌黑中透着暗红,听说吃了效果比神丹妙药还好,吃了可助人修仙体,得一个都价值不菲。

  这身主足足摘了一杯篓回来。

  当时她的阿母不识货,平时不怎么理睬过她干什么,她摘回来的东西她从不多看一眼,也从来不会用,直接上交。

  没想到这一交就交出个天赏。

  大巫把她的果子作为贡品上贡给西陵圣女。圣女一个高兴给拨了10个金贝币下来。

  10枚金贝币,那是什么概念?

  1000000万的铜贝币啊!

  这是多少钱?

  说实话,她也不知道,因为她连1个铜贝币也没花过,她压根没概念。

  但她上辈子因为太能杀人了,随便杀个人提成就拿几个亿的,这些钱她真有点看不上。

  不过她现在一穷二白,好像也没资格说这些。

  她知道钱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她也经常直接杀人越货,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租房子、买武器、买装备、买通行……去哪儿都要钱。

  她贪财敛财也是因为她需要。她这个级别的杀手,随便配把枪都得花个亿,别说什么其他的武器,装甲器械了。

  以至于后来她知道自己的悬赏金快加到100亿了,她差点想把自己的头割了给送上门去换钱。

  而这10枚金币不可能都到得了这山旮旯,能拿一个算偷笑了。

  亏那女巫还挺有良心,送了两枚过来。

  全村人欢庆了一天一夜,像这辈子没见过钱似的。

  他们确实这辈子是没见过。连银的都没见过,何况是金的?说是这两枚金币都够这村过个20年了。

  她算了算,她统计过这个村一共308人,如果按每个人每天花出一枚铜贝币,那么一年就是112420铜贝币,就是112.42枚银贝币,就是1.1242枚金贝币。所以2枚金贝币最多也就花两年。

  但实际上她不知道1枚铜币估值多少,也不知道这些村民是不是真的会算数,她对他们的一切行为不予置评。

  如果想要推算更准确就需要去市场走一趟,只能看看别人怎么易货。反正她自己是没钱花了,毕竟她现在在这村里连根毛都算不上。别说给她发钱了,她摘十箱乌椹也别想拿到一分钱。

  她下楼,从窗外向里瞄了瞄大房内的男人。

  一屋子的男人,有10个。里面她自己生的有2个。算上这女人小房间里的,这个家总共11个男人。

  这女人真能睡,她心想。

  一户一个女主人加3-4个走婚男子是这村每户的基本情况。对比起来,这女是非常富有的了。

  当然也不是说男人越多就越富有,而是看一个家的生产和收入。

  这女人年轻,男人里面她也不要年纪大的。所以这个家庭产出和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在村内是一等户。

  也只有富有才能养得起那么多人。

  年纪大的男人一般会在一般都在年纪大阿嬷家。老人住在村里比较往内部的位置,很多小孩也会送到一些阿嬷家里住,年轻人在外围的位置。这样的分布主要是方便御敌,万一族与族之间发生个什么矛盾,闹了什么事打了仗,就得年轻人扛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