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各家诸事
本来朝臣们也不担忧这姚家一门显赫,毕竟姚家说白了不过是靠姚贵妃的裙带才发达起来的,再加上这姚家不论是姚贵妃的几个亲兄弟,还是下一代占着职位的子弟们,都没什么真本事,多是尸位素餐之辈,等没了姚贵妃,就什么都不是了,根本不足以引起他们的重视。
便此事坏就坏在这昌宁侯的老来子——如今在姚家排行第七的姚子佩身上,他是个真正有本事有谋略的青年英才。
若说就因此而对他这个不过才将将弱冠之人进行打压,这也委实令人难做,所以现在有些思虑深远之人已经对其起了警惕之心,只是这个年轻人不是一般的难对付,他在所有姚家人之中,便如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心,便是宫中的贵妃娘娘都最是看重疼爱他,宫中曾有传言,说是姚贵妃对他这个嫡亲的侄儿比对自己亲生的三爷还要好。
传言不知真假,无从分辨,但贵妃十分看重姚子佩之事的确属实。
只看姚家一有事就让姚子佩进宫出面向贵妃求情便知。
前些年,姚子佩名声不显,三爷还没长成时,老大人们倒是不甚担心,毕竟陛下已立了皇后嫡出的大爷为太子,储君之位很稳。
但这几年来看,姚子佩渐渐冒头,三爷也有了礼贤下士之名,老大人们这才重新重视起来,本以为姚贵妃会随着年纪愈大,红颜未老恩先断,失宠于陛下,哪想到陛下竟如此长情,到现在也还未恶了这姚贵妃,真真叫人意外又想不通。
而一旦姚家的第二代在姚子佩手上成长起来,于三爷而言会是莫大的助力,于东宫的太子可就有些微妙了。若是姚贵妃一直这般无病无灾地活着,而陛下也向来注重养生,有长寿之相,那以后这帝位……还真不好说。
“那个最后进来的谪仙公子,就是皇后娘家安国公府的方兰舟了,若说昌宁侯府子孙繁茂,那安国公府可谓与之相反,方兰舟是安国公世子唯一的儿子,也是安国公一脉唯一的嫡子。”俞世宁猛灌了两杯茶,这才接着道。
方兰舟生得俊美不凡,风仪极佳,可说是这燕京城中最出众的儿郎之一了,不过时人常拿姚子佩与他相提并论,只是,细想想倒是十分少见到他二人同时出现在一个地方。
可能因着家族重任几乎都落在了方兰舟身上,这些年他倒很少再出来了。
尤其是四年前,方兰舟科举入仕时,是以解元、会元之名入殿试的,本来状元对他而言也不过是唾手可得,但听闻陛下临了却改了主意,点了他为探花。
太子一派的人自是气得跳脚,要知道自连中六元的紫华君赵其光之后,往前两百多年都没有出过连中六元之人,便是连中三元之人都极少,可见这其中的差距与气运。
当时都传是因那一年姚子佩也参加了春闱会试,姚贵妃不愿让人压在他头上,尤其是皇后的侄儿,便从中作梗,硬是求了陛下改换名次,虽然此传言没有被实证,但后来也算是有个旁证,姚子佩确实是以榜眼之名压在了方兰舟的探花头上。
总之真真假假,除了当事人自己,已再无人知晓,但自那之后,方兰舟确实更低调了倒是真的。
他是太子的嫡亲表弟,便是不想卷入皇家之事,也在所难免的会被归为大爷党、太子党这一派。何况太子对外向来宽和,老大人们常夸赞太子有“乃祖之风”,可见他不是个蠢人,所以方兰舟入局不过迟早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