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圈套-第2/3页





    冯小宝用力地点头,听他爹说道:“他们是一伙的!”

    冯大宝见多识广,虽然对方之间没有多大紧密联系,可他善于察言观色,一眼就看出了他们的不对之处,破绽百出。

    那位杜沉太过于冷静了,若真的是他家里出了事,他带上这么多人手,是来吃素的?

    激愤之下,暴怒起来,什么事还做不出来?早就冲来打个落花流水!

    只有有所图的情况下,怕事情不可收拾,才会如此克制。

    真实的苦主绝对不会多想,一言不合即时开打,打过后再见官。

    那些大汉明摆着听人之命,只会鹦鹉学舌,根本不象是苦主家里请来的同仇敌忾的帮手!

    不仅是那些大汉,还有一些形踪可疑的家伙在人群外游荡,让冯大宝看出来了。

    至于里正刘三,来得太巧,一出事就来,而且非常淡定,显然有备而来。

    这样给冯家装圈套,给冯大宝的答案已经是呼之欲出:他们很可能是之前想取得他祖传药方的势力派来的,想通过官方势力,正大光明地得到药方。

    冯大宝很容易地得出了事情的真相,来者不怕,冯大宝表示没有压力,他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真要逼急了,他只要将药方改改,可以让对方食药后慢性中毒!

    可是他的软肋是他的儿子,对方拿冯小宝来威胁他的话,那就有大麻烦了!

    所以他给儿子的要求是:“走!走得越远越好!”

    他相信儿子远走高飞之后,一定可以生活得很好,最近一年来小宝给他的印象大不一样,好似受过一次伤后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若不是他对之前的什么都熟悉,冯大宝要请巫师来给他驱邪了。

    冯小宝低呼一声道:“阿耶!”

    被冯大宝止住,严厉地道:“听阿耶的话!”

    “记得阿耶房间的那个柜子,专门给了锁匙给你的,还记得吗?”冯大宝紧紧地盯着儿子道,要将儿子的面孔记在心里。

    “记得!”

    “去吧,打开柜子,把钱带走!走!”冯大宝抓住儿子的手,几乎捏得他生痛,

    “嗯!”小宝轻声地应道。

    冯大宝离开儿子,走出店门道:“走,我们去见官!”

    于是在杜沉的骂骂咧咧下,冯大宝和他们一起出发,往县城里去了。

    外面还有很多人,冯小宝火速将店铺封上,杜绝外面视线,然后冲去房间,用锁匙打开了柜子。

    里面有个背包,包里有上五百铜钱,还有一批银豆子!

    唐朝使用开元通宝铜钱,即方孔圆钱,十文重一两,一千文为六斤四两,五百铜钱有上三斤二两,斤大约相当于700克左右,二斤多吧,又重又不方便。

    唐朝人花钱以铜钱为主,少用金银,金银往往是用于赏赐、馈赠,此外也用作祭礼,同样起到支付的作用,但不用于流通,交易时甚至还使用布帛。

    但银子这种贵金属还是有它的作用,民间的用途很广,很受欢迎,用于保值、打造首饰、大家族用来铸器等等,既体面又起到积累家产之用,银子是硬通货!冯大宝是蛇有蛇路,鼠有鼠路,走江湖有江湖道,想方设法地兑换了一批银豆子,作未雨绸缪之用。

    走江湖的人一直有种不稳定感,银豆子现在派上了用场。

    冯小宝紧急地作了收拾,取了些衣服打包裹,一些银豆子放在衣服里,再取些随身携带,匆忙外出。

    “冯家大郎,哪去?”一出后门,即有早已经等着的两位泼皮迎上前来。

    冯小宝低下头,眼里闪过一抹精光。

    果然,是有企图的!

    他抬起头来,挤出畏惧的样子道:“你们是什么人?”

    “我们是什么人?!”泼皮们呵呵笑道:“我们是你的亲哥哥,跟着我们,有你乐呵乐呵的!”

    他们一左一右,向着冯小宝一起伸出手,抓住他的手臂。

    大家接触,类似于“桥手”,冯小宝即时有“感觉”,对方仅是准备将他制服,并不是用力伤他。

    而且对方的力量不强,不是打手。

    想来对付小孩子,哪用出动专业打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