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幕 平淮侯案



“冤案?”洛凉庭连忙打开卷宗,翻看起来。

而张显生则在一旁给三人讲解道:“平淮侯李甲,世袭侯爵,按辈分是陛下的堂叔,先皇的堂弟,平淮侯一爵乃是明帝封赐于其弟李亥的,世传至李甲一代。

“那是四十多年前,先皇隆承年间,当时天下动乱,凉王李元杰以先皇非嫡长为由,认为先皇继位非法——当时先皇已经继位四年,虽说其确实不是嫡长继位,但其继位过了如此之久李元杰才重提此事,明显是借名作乱。孝珍太皇太后借先皇之名,发重兵授大掌事和大将军的祖父、云国公洛公霭,令洛公平定叛乱。洛公神勇,仅用半年时间便大破叛军,活捉李元杰。”

洛家世代为陇唐大将,洛汝州祖父洛霭也是一代大将军,平叛乱,收失地,战功赫赫。张显生所说“洛公霭”便是洛霭,其中加一“公”字以示尊敬。

“凉王之乱结束后,与凉王有关的一干封王侯爵均被彻查,一些异姓王侯更是直接被削爵流放,整个肃清足足进行了两年,清扫了一大批侯爵和官吏,本来此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没想到,洛州司马苏必闻却在隆承七年春,向先皇上了封密折,告发时在洛州的平淮侯李甲与凉王李元杰之前有过往来,李元杰叛乱时邀请平淮侯共同起事,平淮侯在洛州积蓄兵马,为李元杰后援。时仍旧盘踞洛州,意欲再起。

“先皇与太皇太后得知,皆是震怒,太皇太后派出暗卫赴洛州调查。当时还只是一个落魄书生的郑谏,得到苏必闻引荐,将自己收集的平淮侯谋反的证据提供给了暗卫。暗卫秘密调查平淮侯,过程中,宋材、范逢等人皆作证平淮侯有谋反迹象。”

张显生说着,具体过程其也并非完全了解,洛凉庭便照着手上的卷宗补充道:“宋材,本是当地春秀园的一个戏子,他作证看见平淮侯府中藏有大量兵器,这是他在平淮侯夫人寿辰,随戏班子进入平淮侯府表演时发现的。

“范逢,本是当地的一个堪舆先生,他作证平淮侯曾派人来询问过他,何日为帝日,范逢认为这是平淮侯要取帝日起事,才能得上天所助;曾越,本是附近小荷村中的一个大夫,他作证在其上山采药之时,于山中发现有处山谷被一队士兵看守,且附近许多村民离奇失踪,他怀疑是被平淮侯抓去做了劳工,那处山谷中藏着矿洞;刘章,本是当地私塾里的一个有名的教书先生,他更是作证平淮侯找到他,想要让他起草讨伐先皇的檄文,他被平淮侯囚禁起来,是趁看守不注意逃出来的。”

洛凉庭补充完后,张显生继续说:“正是这四人作证,令暗卫相信了平淮侯肯定正在密谋造反,于是太皇太后立即下令,洛州官兵抓捕平淮侯一家,在平淮侯府中果然搜出了其与李元杰的来往信件,也确实有李元杰劝其造反的文书,只是所说的大量兵器并没有踪影。而在曾越所说的那个山谷中,则果然发现了矿洞,只不过已经倒塌。根据这些证据,太皇太后下令以谋反罪杀了平淮侯一家,而苏必闻六人因功被太皇太后授予官职或者加官,从此飞黄腾达。”

张显生讲完,众人明白了平淮侯案的来龙去脉。唐嫣这时便问:“那冤案一说,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事说来,与陛下倒有关系。”张显生说到当朝皇帝李谈的事,不禁连音调都降低了,“那是陛下刚登大宝后不久,为了解决秦王一党,陛下密令家父调查与秦王、鲁王等人有关的各个事件,

看看有没有可以利用之事。家父细心整理下,越发觉得这件令郑谏得以入朝、得到太皇太后宠信的平淮侯案,非常之奇怪,于是便展开调查,卑职也曾参与调查,调查结果却是骇人听闻。

“卑职等人亲赴洛州,结合案件卷宗,对各个证据进行了求证。首先是李元杰和平淮侯来往的信件,其中平淮侯其实并没有明确表示过要参与叛乱,这只能证明二人之间有过联系,事实上这二人同为李姓皇室成员,且自幼便结识,二人关系很好,有书信往来也很正常。

“再有,平淮侯一家被处死后,先皇多次派官兵搜寻所谓的大宗兵器,可这座兵器库却好像从未存在过,一直搜寻无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