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重整旗鼓



两日后,一行人翻过洛山,进入南蒲甘东南的襄垣郡境内。

于村舍收买酒食后,久违的庆祝起来。一来时值新春,二来匡明终于醒了过来。

虽然他面目憔悴,但已能言语,神智亦清醒。

他醒来问的第一句,便是“旗鼓何在?”

待得知已入境襄垣郡,不得不收敛旗鼓。匡明也很有些沮丧,但随即出言鼓舞,道是一待元夕之后,便回真腊重整旗鼓,与狄氏厮杀。

陈安平几番劝谏,并不见用。匡明于陈安平颇多微词,反闹得彼此僵持。

因陈安平会讲番话,一路行来,番兵们倒与他更熟稔,而匡明连败之后,威仪荡然无存。全靠程衍约束番兵,这才没有发生内讧。

但这反而坚定匡明回真腊募汉兵之心。

“番兵不识礼义,终不堪用。俺还有几分积蓄,我等且去丰林、召南二郡募汉兵。那里地近周、邺,虽然艰苦,但狄氏并不敢造次。”匡明筹谋道。

张五典闻言亦点头,随后与善舂各自排值宿卫。

深夜。

善舂猛地被摇醒。

“快跑。”

张五典在善舂耳边低声说道。

“怎的了?”

“匡大卿死了。”

善舂头皮发麻,连忙起身,抄起佩刀就跟上张五典外出。

“谁做的?”

善舂想到昨日匡明与陈安平、番兵的冲突,怀疑是陈安平勾结番兵所为。

但这与自己无关啊。

“陈安平、程衍。”

“啊?”善舂不料程衍也参与其中,连忙跑的更快些。

“贼人休走!”

一声大喝,在身后响起。

嗖嗖两支利箭,斜射上天。

这等暗夜,便是狼眼也瞧不真,发箭只能唬人。

善舂与张五典虽然晓得,但还是耐不住发足狂奔。

“兜过去。”

“怯西阿司合力。”陈安平狠狠的喊着番话。

几个蒲甘番兵闻言立刻自右路抄截。

阴云躲开,月色洒落。

张五典看着情势紧急,连忙与善舂讲道:“事急,分道走。”

善舂闻言狠狠点头,向左看了一眼,刚要发力,后心猛地一痛。

不可思议的看着腹部凸出来的刀尖。

“你……”

“早登极乐。”张五典拔出刀来,左手盖住善舂的眼睛,右手挥刀。

血流如柱。

及至陈安平、程衍等人迫近,张五典已准备妥当,立即高呼:“已得贼人,已得贼人。”

陈安平左晃右晃的赶了过来。

程衍却没上前,而是发令召集追兵,缓缓将陈安平、张五典围起来。

“便是这厮害了匡大卿。”张五典哽咽道。

“果然。”陈安平放下兵刃,单手翻检善舂遗体。

匡明的财货大半都在,其余的可能是遗失了。而且砍伤自己的小斧头,亦在其身上。

“程当家。真是这厮,还请过目。”陈安平见程衍已到,连忙请他上前验看。

“不必,俺信得过你。”

“好。”陈安平刚应下,便脸色一变:“程当家,这是何意?”

围着陈安平、张五典的汉番士兵各出兵刃。程衍甚至取出一枚霹雳投弹。

“匡大卿已死。俺亦得回去缴差。”程衍笑道:“可这般半途而废,倒教人笑俺无能。”

“这不能怨程当家。”陈安平连忙作揖:“全是这小人作恶。兴复军陶都督那里,也必能体谅的。”

“俺管他体不体谅。”程衍摇头:“俺只来助匡大卿。”

“好说,好说。匡大卿人虽死,但遗志尚存。我等皆愿奉程当家为主,继任兴复军同都督。俺与谭公、薛公皆熟,他们也久仰程当家。”

“同都督?”

“说错了,说错了。陶公极明事理。程当家军略优长,便是都督也做得。”

“俺看起来这般好哄?”程衍笑道。

其余汉人先哄笑起来,番兵不明所以,也断断续续笑起来。

陈安平只好跟着笑。

难得的月色下,场景诡异。

“放箭。”

噗噗噗,噗噗噗。

两支诸葛连发弩于十步左右发射,将张五典前胸后背钉住。

一口鲜血喷出。

张五典又惊又怒,妄想挥动兵刃,却无半点气力。

陈安平吓了一跳,连忙跪倒求饶。

程衍使个眼色,便有一名汉兵上前枭首,将张五典做了断。

“这两人中,必有狄氏奸细。俺却无耐心分辩。”

“是是是。”

“狄氏于真腊势大,俺不愿与其周旋。这就回去缴差。”

“对对对。”

“你可有话说?”

“俺俺俺……冤枉啊。但求程当家的看在汉家份上,留俺一条狗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