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抵达平国-第2/3页



魏禾在观察了一路之后,缓缓说道。

胡安有些诧异地看了魏禾一眼。

“男爵大人身边倒是有不少人才。”

胡安拱手说道。

这座边陲小城城墙其实并不矮小,而且各种防御工事也相当完备。

就连另外三国,这么多年下来都没有察觉到这座城真正的防御手段。

哪个中间有过三次草原部族,攻入城内进行巷战,才将其击退,也一直没有人注意到过这一点。

却不想这个新来的男爵身边的人却轻松的查觉到了。

“这位是我麾下军队的统领,魏禾。”

“在下见过魏将军。”

胡安连忙行礼。

魏禾也是回了一礼。

“我也是曾经有幸听人说到过巷战,方才我观此地房屋布居,不宜居住,亦不宜行商,但是如果用于巷战,这种房屋布局却有大用。

其中暗含兵阵之法,若是贸然闯入,1万以下的军队有进无出,三万以下也会损失惨重不得不撤退。

而守城的士卒则只需2000即可。”

“魏将军之能令在下佩服。”

胡安感慨。

兵家起于50年前,所以天下间的兵家之人其实并不多。

但是,战法战阵这些东西其实过去的几百年当中都有,并非由兵家所创。

这个城池起建于九十多年前,当时负责建造的是一位精通战阵的大家。

只可惜,这座成才建了一半的时候,那位大家便去世了。

后来孔圣北上时见到了这座城,经过一番分析之后,为这个城池的残缺部分做了些许填补。

但是当时的孔圣只是匆匆路过,给出的填补也只是一个大概的方向。

直到四十多年前,那位兵家的创建者来到了这里,才最终建成了这座城。

当然,这些故事是不会外传的,一旦外传,这座城真正的意义也就消失了。

不过,虽然这座城池建造过程有这样的三位存在,但是由于建材的缺少以及城池大小的规划限制问题,这座城市内部的布局其实并没有太过于复杂。

其整体上,更在于难破解性。

但是,这个魏禾可以看出这些,已经足以证明对方在战阵方面其实是有一定造诣的。

“到了。”

一行人来到了城守府。

而平国的大公子也已经在府前等候。

一群人热热闹闹,欢天喜地的吃了一场宴席。

宴后,平国大公子政和胡安待在一起。

“这个墨青,怎么样?”

公子政问道。

“五千骑兵,装备并不算精良,但是所骑战马品质都不低,前不久草原上的那些事情或许就和他们有关。

至于士兵,不能称得上训练有素,军纪严明,估计是刚成军不久,但是身体素质普遍都不低,士气良好,如果训练的时间再久一点,或许可以成为一支精锐铁骑。”

虽说公子政问的是墨青,但是胡安答的却是那五千骑兵。

因为他们心里都清楚,墨青这个男爵其实并不重要,他们之所以如此重视,完全是因为那五千骑兵。

要知道,墨青一路走来,也只有在他们这里受到了这样的礼遇。

“五千骑兵,他们来的时机还真是卡的正正好好啊。”

公子政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但不可置否的是,他们的到来的确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五千骑兵,对我们如今的四国而言,重要性还在两万步卒之上。”

胡安缓缓讲道。

“而且,这五千骑兵的统帅恐怕也是一位已经感悟了天地气运的兵家之人。”

“哦?”

这让公子政有些惊讶。

现如今天下间,兵家之人并不算多,领悟了天地气运的就更少了。

这样的人才每一位都可以成为一国的座上宾客。

甚至可以让一国国君以国礼相待。

至少就他们四国之地,现在还没有一位这样的存在。

“这样看来,他们的那些条件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公子政回忆起了与那一份拜帖同时送过来的一份竹简。

是关于让墨青的五千骑兵为他们效力的条件。

其中最主要的三条分别是:

一、需要支付给他们两万人的军响。

但是从他们5000骑兵一人一骑的配置上来看,15000人的军响便足以维持。

二、需要资助他们建造一座小型城池,作为他们的军营所在。

这个条件就比较离谱了,也是让他们最难接受的一个条件。

三、他们在与草原部族战斗时的所有收入供他们自己所有,且不得收他们与本地商队交易时获得收入的税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