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招聘启事-第2/4页





    “陈老,明亮刚才的诊断,准确不?”李文凯问道。

    陈老看了李文凯一眼,谦虚地说道:“见笑了。”

    见笑,这是谦虚的说法,不能跟自己表扬自己孙子吗,那不成了黄婆卖瓜了?

    李文凯一听,这是肯定了,“很难得呀,陈老,这是个好苗子呀,将来的中医,就靠他们了。”

    “嗯,我也是看在他对这方面很感兴趣,开始时让他背一些口诀汤头歌,后来发现有天赋,开慢慢教,没有想到,学得还不错,也是我最满意的。”陈老说道。

    “嗯,什么事情,兴趣最重要,特别是小孩,没有兴趣,他坚持不了多久,开始的时候也不用太严格不要给孩子压力,别让孩子发现这是个累赘而失去了兴趣,那样会适是其反,将来周末就让明亮到医院里来跟在你身边学习吧同时也多接触一些其他专家,按照流程,经过各位专家组的考核过后,多少级就发多少工资,文化课还是要学,不过要侧重,中医才是他将来立命的根本,学习,主要是将来有一份工作,文化这些,可以自学嘛,咱们学中医的,不像西医要什么文凭,咱们中医就是用事实说话……”李文凯难得见到一个天才的好苗子也多说了一点。

    几十年后,那个打桌球的不是打小培养吗?

    陈明亮也可以走这个道路。

    趁着现在老中医还在,让他多在医院跟着爷爷同时跟着许多中医大家学习,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李文凯在陈老的带领下,探望了几个退休在家的老中医。

    平均年龄都在80左右。

    这可是财富,不好好利用起来,等到他们过世,那太可惜了。

    大家听到李文凯成立一家纯中医的医院,当场表示愿意发挥余热。

    再加上李文凯给的工资2000块钱,在84年也是最高的工资了。

    不仅是当事人高兴,家里人也是高兴。

    关于招聘的事情,李文凯接下来几天花重金在报纸、电视台都刊登了广告。

    s省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部。

    跟西医排着长队相比,中医部显得有些冷清。

    封开诚的徒弟贺浩广急匆匆拿着一张报纸来到师傅的诊室。

    “干吗,急急忙忙的,出了什么大事?”封开诚见到徒弟急急忙忙起来,以为病人的事,关心地问道。

    “师傅,好事,你看这报纸。”贺浩广来到师傅的跟前,指着报纸上的广告说道:“在燕京正在筹备开设一家纯中医的医院,现在正在全国招聘高水平的中医大夫,一但录取,师傅,你知道工资是多少吗?”

    “哦,纯中医的医院?”封开诚好奇好问道。

    现在的医院哪有纯中医,都是中西结合,那些中医说是中医,却是先让你拍片过来再诊断,慢慢地,中医也就变味了。

    现在年轻一代的中医,已经连最基础的把脉开方学识都丢掉了,甚至有不少人,半途转学西医了。

    自己在医院的这个中医门诊也是病人慢慢地减少,大家现在都兴看西医。

    “是呀,而且这医院的董事长,你猜是谁?”徒弟贺浩广问道,“这人你肯定听说,是鲲鹏摩托车厂厂长李文凯,他你应该相信吧?”

    “李厂长,他怎么想到开家中医医院来了?”

    “自然是为了保护中医呀,这广告说了,为了不让咱们中医后继无人,所以开了这家医院,现在向全国聘请高超中医医术的医生,师傅,我觉得你应该过去试试,以您的医术,肯定能通过,你知道工资是多少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