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北宁(十一)-第2/3页





    刘厚非对那些年轻干部们将目光盯着机械加工、装备制造行业非常不满,认为从最最基础的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行业做起来才是靠谱的,其次则是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如此积累了本钱之后,才有资格涉足更加高精尖的行业。在这一点上,反倒是那些军转干部、农民干部们比较接地气,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熟悉地方情况,人生经验丰富,可能不具备什么开创性,但做一些比较基础或简单的事情,他们还是可以胜任的。

    “是极,是极!刘专员说的极是!”这不,就在刘厚非还在惦记着军转干部和农民干部的时候,一位穿着厚棉布春衣,额头上沟壑万千的农民干部马上就拍起了马屁,只听他说道:“在我们这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但农业基础又非常出色的地方,搞农业深加工是天然的选择。而且这个市场足够大,足够撑起非常多的从业人员,这简直太棒了!你看看,咱们宜民县农民普遍是坐在低矮的茅草棚子或木屋里,用木制或陶制的粥碗吃饭,手里拿着勺子、筷子,嚼吃着干硬的牛肉或咸鱼,轮流用大啤酒杯喝酒。只有那些稍稍有钱的人,才会用玻璃器皿、瓷器、高级筷子吃饭,但也远远比不上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这经济都这么萧条了,造些厉害的机器卖给谁啊?还不如从衣食住行最基本的解决起呢,这样还更贴近人民生活!”

    话说像食品、餐具、日常小工具之类的商品贸易,一般都是地区性贸易,盖因长途运输的话物流成本过高,且亦不便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故一般一个地区都会形成一个此类小商品生产基地和贸易市场。像河间地区那种,新集平原一带形成了很典型的小商品和食品交易市场,主要是餐具、剪子、刀具、香烛、麻绳、腌肉、咸鱼、地方特色食品等一系列的小商品,供居民自用。

    北宁地区目前的日用小商品还是主要靠商人群体自河间地区进口,毕竟交通便利,同时北宁县也自产一小部分,但数量严重不足,远远不敷使用。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刘厚非鼓励宜民县这边利用中央投资建立水库——配套的中央动力车间将由工商部、北宁地区行署及宜民县共同承担建设费用,然后出租动力轴系给使用企业获利——的有利时机,集中发展食品加工业、日用品制造业等产业,满足本地需求的同时,也向南边的新坝等县进行销售获利。待这些产业都发展得差不多并累计了相当的利后,再想办法引进更多的技术人才,发展更高等级的产业,这才是王道。

    啊,对了,忘了交代一下宜民县。这个县是去年年中时分成立的,是为全国第128个县级行政单位,下辖宜民镇、弘理乡、咸康乡、盛吉乡、上园乡,一共五个定居点,大概安置了万把人的样子,其中甚至还有不少被刘厚非特别“捡”来的乌克兰、波兰手工业者。

    与宜民县一同成立的,还有全国第129个县级行政单位熊岳县和第130个县级行政单位襄平县。其中前者县下辖熊岳镇、隆德乡、大鼓乡、沮阳乡和牧牛乡,一共五个定居点,同样安置了差不多一万人的样子。

    后者则下辖襄平镇、延津乡、仓岩乡、盖牟乡,一共四个定居点,安置了差不多八千余人的样子。

    宜民、熊岳、襄平三县的设立,是在国家决定大力开发潘帕平原的大背景下,殊为不容易。当然这也是在中央的计划之内的,毕竟重点开发潘帕平原,并不意味着其他地方一点不动了,不投入人员、资金和技术了,只不过力度降低罢了,有还是有的。而且如果你的地方主官够强力、人脉够多的话,也未必就不能发展得好了,比如北宁的刘厚非刘大专员不就拉来了这么个大项目么?很多时候上位者的威望是怎么来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这么来的!

    刘厚非已经在北宁地区专员的位置上干了好几年了,而且也已经坐稳了这个位置,各类政务玩起来非常得心应手。不过,在工作之余,他其实也有些羡慕之前离开的陆小峰等人的,觉得这些人外放到海外殖民地去比自己在这个位置上磨蹭要好多了,更容易露脸,也更容易创出政绩。要知道,现在中央对于官员的海外殖民地工作履历越来越重视,没有到任何一个海外殖民地担任过主官的话,进入执委会就要困难许多,更别提担任排名靠前的几位执委甚至当上国家主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