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风起云涌(四)-第2/3页
好吧,让我们言归正传。俄罗斯帝国既然得不到这种轻快灵活却又火力十足的船只事实上即便得到了也不可能部署到阿穆尔和流域那么他们就要挑选进攻的时机了,比如在秋收之后发动进攻。
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为了防止东岸人在得到消息后从后方调来大量的物资和人员,加大己方部队进攻的难度秋收之后再有个把月,阿穆尔河差不多就进入封冻时节了,即便上游不封冻,但下游入海口一带铁定是冻得透透的了,这就基本阻止了东岸人通过这条河流来给沿线各补给点进行支援,有利于哥萨克们的行动。
至于说冬‘春’季节神作书吧战比较寒冷,其实这对俄罗斯人来说完全不是问题。要知道在俄罗斯本土和西伯利亚,居民们冬天可都是要出‘门’做工赚取现金以备‘春’天‘交’税的,而且很多人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就在林场、矿场、农场干一整个冬天,故寒冷对俄罗斯人来说真的不算什么。君不见,历史上俄国哥萨克就经常与满清军队在冬‘春’季节‘交’火,因为只有在空闲的冬天才能征募到足够的农奴充军。
俄罗斯人是这么计划的,他们确实也是这么做的!1672年9月中下旬,雅库茨克督军府出动了一千名哥萨克,在阿尔巴津城堡汇合了从耶尼塞斯克等地增援而来的五百多名西伯利亚哥萨克,然后又在附近征发了五百名农奴(都是有过多次战斗经验的),给他们发放了武器,一起向东进发,以上这算是主力了。
此外,臣服于俄罗斯的彼得公爵(即根忒木尔酋长)也出动了一千名通古斯人士兵,由他十三个儿子中最勇武的卡坦乃(教名帕维尔)统率,经北线进攻结雅县、乌第县一带,并想办法策动当地的居民起来反对东岸人。
两路大军,加起来总计超过了三千人马,对远东的俄罗斯殖民势力来说,确实是了不起的大手笔了。而且,他们为了准备这次的神作书吧战,各类神作书吧战物资、食品、马匹、役畜、弹‘药’等囤积了起码超过一年时间,再加上满清博格德汗送来的大笔银子,这才使得他们能够调动起如此规模的军队进行战斗。
斯捷潘诺夫指挥的算是主力中的一部了,即监视、进攻离阿尔巴津城堡较近的东岸定居点,说白了其实就是结雅镇一带。至于主力兵马,一千五百名哥萨克,则被信任雅库茨克督军彼得·尤戈维奇统帅着,沿着阿穆尔河向东,进攻更为富庶的海兰泡、伯力等县了。
斯捷潘诺夫对此当然很不满,不过正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尤戈维奇现在是雅库茨克督军,统领整个远东地区的沙皇臣民,军、政、财权集于一身,相当于中国唐朝时期的藩镇节度使,这威风自然不是斯捷潘诺夫这个哥萨克首领可比的,因此只能灰溜溜地带着五百农奴兵来窥探结雅镇了。
当然你也别小看这五百余农奴兵,他们的战斗力也不可小觑,毕竟在远东阿穆尔河流域这么个苦寒之地,没点本事的人早就死八百回了。当年哈巴罗夫带兵去阿穆尔河下游的土人中间征税,遇到清廷阻挠,于是和宁古塔章京海‘色’所部发生冲突,结果大胜,当初充当主体的可都是武装起来的俄罗斯农奴呢,真正的哥萨克不过一百多骑罢了,由此可见这些人都是“灰‘色’牲口”级别的士兵,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轻侮的。
从9月中旬出兵以来,斯捷潘诺夫的这五百多人先是偷袭击败了一支完全没反应过来的东岸民兵队伍,然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插’结雅镇,妄图一举攻克这座重要据点。关键时刻,当初海兰泡县建立起来的职业兵制度发挥了神作书吧用,县城里面仅有的五十多名职业士兵‘挺’身而出,在一片慌‘乱’之中关闭了唯一一座城‘门’,并在城头上用火炮击退了俄国人的试探‘性’进攻。可以说,正是这些‘精’干的职业军人的快速反应,才使得结雅镇这么一座重要城市免于被敌人偷袭攻下的窘境。
如今,镇子里面又征发了一批男丁上城助守,且火力打得还‘挺’猛,斯捷潘诺夫估‘摸’着,如果不增兵的话,就凭他这五百来人,基本是没可能攻下这座有准备的城市的。而其实他的上级尤戈维奇将军也十分清楚,因此给他的命令就是监视、进攻结雅镇,并没有硬‘性’要求一定得夺下,这就给了斯捷潘诺夫足够的自由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