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潘帕(五)-第2/3页





    “是不是我杞人忧天你自己心里清楚。”李泽*民拿起一瓶香山干红,给何源和自己各倒了半杯,然后才嬉笑着说道:“陆军方面现在对你可没有什么好评价啊,那些丘八的基层士兵和下级军官多来自农村,家里的收入减少都是看得见的事实,他们没集结部队冲过来把你逮进陆军第一监狱已经算好的了。看着吧,后面肯定会有人要求提高潘帕野牛的进口关税的,何大镇长,您老人家该如何应对啊?”

    “这不扯淡吗?”何源一听也有些紧张了,思忖了半晌后,才用一种狐疑的神色看着李泽*民,问道:“执委会诸公不会这么快变卦吧?前面还说支持潘帕地区的越界垦殖行动,并且还发配了第一批流放犯人过来建立国营农场,后面还要流放第二批、第三批犯人过来劳改,不可能这么快就出现反复吧?朝令夕改、反复无常,我不信执委会诸公会做这等事。老李,你莫不是闲得无聊,故意过来消遣我的吧?”

    “我岂敢消遣你这等前途无量的政治新星啊。”李泽*民一脸惫懒地说道:“老实告诉你吧,这事还是我妹夫郭汉东和我说的呢。不过你也别紧张,目前陆军内部也就是有一些抱怨罢了,莫老总虽然已经六十多了,但仍然牢牢控制着陆军,有他在,陆军也就是抱怨一些罢了,没什么大事。不过,你在他们的印象里,肯定是落不了好了,这倒是真的。”

    “我要给那群丘八们留好印象干嘛?”何源轻舒了一口气,笑着说道:“不过我说呢,虽然咱们牛庄这里每年出口大量活牛及相关制品到国内,也确实是在某种程度上冲击了国内的市场,但怎么说呢,这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好吧?你农民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要提高潘帕野牛的进口关税,可想过国内其他百姓的利益?要我说啊,没有万世不易的制度,农村那套经济体系,也许在早年是合适的、正确的,但是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了今天的时候,可就未必还适合了?东部沿海各县的农村老百姓们就做得很好嘛,他们中的人只有一部分还在种植粮食了,其他的人则很快开始了转型,不再是纯粹的农民,转而成为了为城市服务的经营型农民,并且还为此成立了一个合神作书吧社组织,积极开展生产互助,我看这就很好嘛。”

    其实,何源所说的合神作书吧社确实也是一条路子,且目前也正越来越在东岸农村——尤其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里面流行。这种合神作书吧社出面帮助农民置办种子、租赁机器、出售商品、购买保险等等,功能非常全面,基本上就是一个专业的服务组织,帮助很多农民解决了大麻烦,同时确确实实提高了他们的收入,非常受欢迎。

    尤其是巴西地区的合神作书吧社,得益于巴西农村金融合神作书吧社的帮助,很多转型经营苗圃业、园艺业、水产养殖业等行业的农民,都获得了数量足够的低息贷款,这有力释放了他们的生产力,同时起了一种非常良好的示范神作书吧用,让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合神作书吧社的组织受益。

    可以说,对于那些离发达地区较近、最早受到市场冲击的农民们来说,农村合神作书吧社就是他们最后的护身符,同时也是帮助他们进行艰难的转型的助推剂。否则的话,可想而知旧大陆那种“多收了三五斗”的缺乏议价能力的情况,同样会发生在东岸农村,然后他们就会因收入减少、生产成本上涨而陷入农村高利贷商人(这在欧洲大陆很常见,比如素有吸血鬼之称的犹太商人)的债务陷阱之中,最终一步步落入他们的掌控,遭到别人的支配。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他们在变卖了最后一点家产——比如变卖住宅、家具以及将农田永久租赁给他人(因为东岸政府不允许某个自然人持有超过三十亩以上的耕地)——之后,一无所有的他们只能进入到城市,为城市的工业生产提供了极为廉价的劳动力,这无疑是很多企业主所愿意看到的。

    好在如今这一切在东岸暂时都不会发生。骄横跋扈的陆军势力的存在,客观上使得任何针对农民充满恶意的政策在出台前都会仔细掂量掂量,而农村合神作书吧社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又给农民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增加了一份救生衣。甚至于,最近很多村子——比如东岸经济最为发达的青岛县——的农村合神作书吧社还在酝酿合并,以更好地提高农民的议价能力,逼迫农产品收购商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主们进行让利,不至于被剥削得太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