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北宁(九)-第2/3页
而与物资方面的援助相比,从河间地区转移过来的一支巡回医疗队给居民们所带来的帮助,在很多时候比粮食、衣物、工具还要更大,比如这会在乡场内正在进行的一场外科手术就是如此。
这个外科手术说起来很简单,那就是有个居民在集体劳神作书吧中手指被水泥预制板给砸烂了,然后巡回医疗队的人要给他做手指截肢手术。这个手术其实在东岸也不少见了,这些年卫生系统不但通过大鱼河医科专‘门’学校培养了大量的医学人才,同时国内仅有的十六家医院(其中十二家位于东部老资格的十二个县,两家分别隶属于陆军和海军,一家隶属于道教总会,一家是莫大帅夫‘妇’‘私’人投资的南铁‘妇’幼病院)也一起培养了相当数量的医学人才,使得国内目前也已经可以适当地扩大一下医疗服务的范围了,让医疗不再仅仅是各种特权团体和有钱人的专享服务,尤其是这种在旧大陆除了战场外便很少见的外科手术。
毋庸置疑的是,在东岸做手术可比在旧大陆要“享受”多了。因为东岸人这里没有那种极端错误的医学认知,比如此时流行在欧洲的生命力学说、体液学说等等;他们同样不喜欢从木匠、剃头匠里面招募外科手术医生,因为这显得很不够专业,同时也很危险,他们更喜欢专‘门’培养联系过无数次的专业外科医生,这从《病理解剖学》;最后,他们有专‘门’设计、打制的手术器材(且器材的数量和种类也在慢慢增加),同样也有严格的消毒程序,虽然有没有效很难说就是了。
一般来说,在此时的全世界,做截肢手术时肢体的严重损伤或者坏疸的出现是主要适应症。东岸医生经过多年的练习这种解剖尸体的行为无论是在欧洲还是东方,都是被社会舆论所严重不容的如今在处理过程中已经学会在保存最多的软组织时应切除更多的骨头,使得皮肤能够覆盖骨头,以便其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可形成一个能附着其上的可用的伤肢的残端;东岸人同样通过解剖了解到了更多的手术时的止血方法,比如血管结扎术等等,而不是使用传统的沸油、烙铁烧灼伤口以止血的方法,虽然这两种手段东岸人也没少用。
从以上两点便可看出,大量的解剖练习对于一个外科医生意味着什么。也只有通过大量的学习和练习,才能让人充分了解到人体的构造,像旧大陆那样招募剃头匠和木匠充当外科医生(一般都是兼职),那简直就是一种胡闹,在东岸是被严厉禁止的。
此外,神作书吧为一个军国主义氛围较为浓厚的国家,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医生们对于“战争创伤”的研究也非常深入。尤其是在火‘药’应用得日益广泛后,战争开始为人们“提供”大量不同类型的损伤,即伤兵的伤口特征被极大改变了,以往积累的经验很多时候再也不管用了,这令很多人一筹莫展。
比如,铅弹和其他‘射’弹穿透肌‘肉’、粉碎骨骼并将异物植入伤口深处,随之而来的感染便成了一个主要问题。东岸人对此的研究目前已经比较深入了,不像是旧大陆那样仍然简单地以“火‘药’毒”来认识。不过饶是如此,东岸人对于如何消毒及消除术后感染仍然是办法缺缺,他们和旧大陆的人一样对于感染束手无策,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消毒,同时用一些看起来还不错的‘药’膏比如英格兰人发明的用蛋黄、玫瑰油和松脂调和而成的油膏,被东岸人重金求得,效果只能说一般般对伤口进行处理,然后把一切‘交’给老天,看各人的运气!
高郭乡这边进行的手指截肢手术看起来还算比较顺利,主刀医生一个看起来年轻得过分的家伙,这多多少少让患者有些不安顺利切除了已被压得血‘肉’模糊、烂得不像样子的坏肢,这才放下手术器械,让助手们对伤口进行止血、消毒、涂抹油膏,最后捆扎绷带。整个过程忙而不‘乱’,所有人看起来都训练有素,显是平日里练习多了的缘故。
当然了,这种练习主要存在于学习期间,盖因整个巡回医疗队做手术的机会并不算多,他们平时做得最多的工神作书吧还是给国民们普及疾控知识、分发‘药’物、拔牙、处理伤口等等,在整个长达大半年的巡回过程中,他们仅仅是在南边的伊瓜苏县于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给一位难产的孕‘妇’做了剖腹产手术这种高难度的手术的结果自然是悲剧‘性’的,事实上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医疗系统几十年来尚未有成功的保证母亲存活的剖腹产手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