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魅力初展现】-第2/3页
杨羧神情百变,一副骇然之色。
“哈哈!我也就耍耍嘴皮子,大家别当真……”顾为西甩甩胳膊,大踏步走向帐篷,“同学们,该劳动了。”
一群文保学院的同学醒过神来,纷纷向顾为西追去。
连西大的同学也不例外,纷纷跟上,帐篷里各领工具的同时,七嘴八舌的向顾为西发问。
杨羧站在原地,陡然间,他从西大考古系的骄子,同学中最有影响力的人,仿佛被众生遗弃。
苏岩一直强迫自己不看这个小男生。但是,她的脑子里却在琢磨着他。这大概也是一直流传历史学女生追不得的原因——因为她们总在研究过去,满脑子都是古往今来的阴谋诡计,你算得过她们?
就她的观察,顾为西年轻而老成,朝气又深邃,天真却练达……他能一天内认识工地上所有的人,西大的,文管所的,甚至大部分村民,而且,他还记得全部人的名字。
不论老少,何种话题,他都能热络地交流,而且还能得到他们的热烈回应。包括她的闺蜜端段桂花,不到两天,就成为他最坚定的捍卫者?
说来也怪,形形色色的人都能和这小男生聊得来。
她甚至不得不承认,这个小男生好像有一种奇妙的魅力,只要他愿意,总能得到别人的友谊。
就像工地上雇的两个厨子,两个三四十岁的大妈。每当顾为西去打菜饭时,丝毫不用像别的同学那样套近乎说好话,他碗里的荤菜分量总能比别人多好多。
她非常好奇,这么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这份到哪儿都能交到朋友,和什么类型层面的人都能说上话,和谁都游刃自如的本事是怎么练就的。
这也是苏岩不得不服气的地方。
…………
…………
这一天的T3号探访工地,杨羧再也没有对顾为西“指手画脚”过,他沉闷地低头干活,几乎没有休息过。
探方“负责人”都如此卖力,文保学院的同学更是不敢偷懒。
因此,这一天,T3探方工地的进度最快,早上开工时探方平均深度不超过25CM,至收工时已达到60CM。
而且,他们在表层中刮出硬土区轮廓。赵通教授判断可能是近现代的活动面。
于是,在对硬土区画出草图后,保留硬土区,在其它区域取土,揭露出一层灰土。
实习学生终于兴奋了一把。
两天工作下来,一个个都累成野狗,但总算看到了希望。
只有顾为西心里清楚,发现的灰土层并非下一地层,而是表层到过渡层,属于扰土层。扰土层的意思就是说,经过两三千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这里的土已经被多次的翻动扰乱过。
真正挖掘到墓地应该到七米深,按目前挖掘的进度,快则十天,慢则十二三天。到了第四天第五天,应该是同学们体力的极限期,这两天,好比田径竞走运动员人体生理极限能力与心理极限能力达到顶峰一样。运动员在赛道上孤独前行,全然无心路边的美景,颇有一种“死亡行军”的感觉。国内之所以后来参加这个项目训练的人越来越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太苦了”。
田野考古也一样,许多实习生如果熬过这一关,也许还会继续留在这个项目里,但更多的学生会因此打退堂鼓。因为田野考古属于那种想着美,看着也美,干着却苦不堪言的工作。哪怕后来雇佣大量民工,但关键地段层,却还是需要技术能力支撑的。
顾为西之所以没有提前揭秘“周天子墓”近在咫尺,说出来他们挖掘的只是“隐墓”。
他当然有自己的考量。
首先,文保学院的同学实习机会来之不易,不管地下有无大墓,但墓地是有的,该锻炼的都能锻炼到。也许,真到了发掘“周天子墓”时,许多国内考古大腕和重要文物部门,都会抢着上工地(出头露脸的大好机会嘛),哪怕是挖土,也许只会考虑有经验的技术民工,哪会轮到文保学院的实习同学?
二来,他还在等待一个最好契机。反正他知道,这个墓不挖穿,刘行赵通两人是绝不会罢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