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茶香



    听见了沈三岸的声音,安歌心中一沉,面色顿时转为谄媚的笑容,柔声便说道:“今日大军回城,我等军民一心,便前去瞧瞧,以花助兴,沈先生今日好兴致,为何不前去看看,现在去兴许还能看见个尾声。”

    沈三岸却不答话,反倒用一种“猫捉到耗子却不弄死他”的狡黠眼神看着身着男装的安歌。此时的安歌虽说只有一十六岁的身体,但天**吃,自然比的同龄的姑娘身形大些,看着也要丰满些,虽然身着男装,可一副女性特有的曲线却是掩藏不住的。圆润粉嫩的小脸虽说硬挤出谄媚的笑容,可沈三岸知道此时这个人小鬼大,一肚子鬼主意的丫头心中定是巴不得自己快点离开。

    沈三岸端详了片刻,转而笑道:“我对大军倒不甚感兴趣,却对你安四姑娘这一身打扮出门时颇有兴致的。难道又是瞒着大夫人偷偷溜出来的?”

    安家门风森严,若这事让安歌的娘知道了,少不得责罚。安歌自知决计不能让家中知晓,便要想个法子,堵住沈三岸的嘴。“今日三哥回城,我为他接风,也算尽兄妹情谊。倒是沈先生,不在书院教书,怎么白光天的在茶馆儿里喝茶呢?”

    沈三岸笑道:“学生们也大都要去看热闹去,我便与他们放了一天假。同朋友来这儿坐坐,尝尝清心姑娘的香茶。”说罢便抬手倒了一杯。

    安歌远远闻着,大喜,道:“这莫不是庐州六安?”安歌向前看去,桌上也确实放着一个茶盅,隐约可见六安清茶的瓜片藏与其中。“清心姐姐,你好偏心啊!我同你讨了许久的六安瓜片也不舍与我,我道是好茶自有爱茶之人疼惜,可这如今沈先生来喝茶你便拿出来与他了!”

    清心姑娘忙上前解释道:“安小姐莫要怪罪奴家了,这瓜片并非小店的瓜片,是这位公子带来叫我煮了来同沈先生共饮的。”

    这时那位久坐于茶几东侧的丝毫不闻其声的公子见安歌误会旋即道:“清心姑娘所言不错,这瓜片的确是在下带来的。安姑娘是识茶之人,远远一闻便可知这是六安瓜片。不如二位姑娘赏光,与我二人同饮如何?”

    “倒是我错怪清心姐姐了,小妹跟你赔不是。”说着,安歌便要行礼赔罪。清心哪里敢受,忙扶起来。

    好茶在侧,安歌自然不想放过,随后便对着沈三岸和那位公子笑道:“那我们也恭敬不如从命,多谢公子款待。不识公子大名,却受公子赠惠,实在不好意思了。”安歌面上说说罢,便扭头坐下了。

    那公子笑道:“安姑娘这闻香识茶的功夫在下好生佩服,若在下这茶入得法眼,也是它的荣幸。相逢何必曾相识,清茶一盏,君子之交,姑娘不必在意。”

    清心马上又拿了两套茶具,安歌早就被这茶香迷得心醉,哪里顾得上形容,茶具一到,便想要一品茶香,可刚一伸手,便看见沈三岸一副嗤笑的样子,便又把手缩了回来,眼巴巴地望着茶壶,又可怜兮兮地看了看沈三岸。

    沈三岸受不得安歌这样可怜的眼神,轻叹一声,便举起茶壶,倒了两杯。“给,慢些饮,烫。”众人也都细细品起茶来。

    安歌端起茶杯细细闻过,轻抿一口,一时茶香满园,心旷神怡。可当安歌喝下第二口时,便停顿下来。心中大惊。只因安歌品出,这是贡茶。庐州六安自先孝帝年间便封为贡茶,自孝帝、文帝二朝,上佳的瓜片大多也都进贡宫中所用,民间所用瓜片从无如此品质等级的好味道。安歌有幸在郡主家中尝到过御赐的瓜片,尚无此时茶杯中清远飘逸的味道,这茶定是贡茶无疑。安歌透过余光悄悄端详着那位公子,虽说身着寻常官宦人家的丝质长衫,淡青色的腰带间也只是别着一块质地普通的璞玉,可神色气质到有些高贵气息,妙不可言。郡主自幼长在宫中,若是宫中之人,她定能认出,想来并非宫中来的,那这茶便也是天家赏赐下来的,达官显贵,京城之中倒数不胜数,实在无法分辨。不过转念一想,沈三岸并不告知其身份,此人有意隐瞒,自己也不便戳穿,不过是同饮,自己赚到了也不必细追他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