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再苦一苦外人-第5/6页





    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战出动的明军数量最多,也是因为战争规模最大。

    复辽之役还是在辽东本土上打,结果都打出了前前后后两千万两银子的开销。

    现在扫虏之役说是在家门口打,但实际上谁都知道,这一战打着打着就打成远征了。

    在家门口打和远征,那开销和花费可就不同了。

    打一场扫虏之役的军费开支,都足够大明打下小半个天竺了。

    “银子的事情不用担心,眼下不是还有四千万石粮食吗?”

    朱由检倒是心不在焉道:“等明岁七月开打,打到十月、国库就有银子了,到时候再打一个冬季。”

    “把建虏扫了、大明的百姓就能安安心心的在辽东、在辽北耕种,于情于理来说,都是要打的。”

    “但也太急了……”王承恩露出苦涩的笑容,而朱由检也拍了拍他道:

    “事情暂时搁置,明岁三月下西洋的船队归来,现在差不多可以通知诸藩前来京城了。”

    “孤也要和他们商讨一下宗室子弟前往南军、西军都督府,着手收复安南的事情了。”

    “是……”王承恩无奈只能应下,而朱由检看着他的表情,也只能摇了摇头。

    收复安南,设立交趾布政使司是朱由检计划中的重要环节。

    不仅仅是为了让大明大陆疆域延伸到南海,也是为了更好的管控海军都督府。

    海军都督府孤悬海外,这让朱由检有些不舒服,总觉得没有什么安全感。

    这次黄龙向南探索到澳洲,朱由检也没有表现得特别高兴,就是因为他知道,大明暂时还吃不下澳洲。

    旧港疆域分散广袤、只有二百余万人,这十分不利于统治,当地的主体民族依旧没有改变。

    什么时候旧港汉人数量达到了一千万,那种时候才是对澳洲下手的时候。

    澳洲的环境并不算好,东部和西南沿海地区还好说,但中部和中西部、北部却一言难尽。

    从大陆北部迁移百姓南下,近六千里海路,只能步步为营的向南迁移。

    唯一让朱由检在意的,就是这地方上面很适合畜牧,另外有数量繁多的矿藏。

    这里或许能成为大明日后的几个资源大省……

    这么想着、朱由检带人离开了燕山兵家学院,没有继续看下去。

    他带人返回了京城,在京城为装病的朱由校处理了几日奏疏后,便收到了孙元化的奏疏。

    孙元化持着奏疏前来齐王府,站在书房内,而朱由检则是打量着奏疏上的内容。

    这上面,孙元化主要算了算化肥厂的投入和员工数量,他根据县的人口定下化肥厂的规模。

    大明一千六百余县,有的县只有一两万人,有的县则是几十万,自然不可能按照一个标准。

    在孙元化的标准里,化肥厂必须建立在远离城池四十里以外的地方,并且按照县内人口来扩大化肥厂的规模和占地。

    一万人的县需要建造一个占地一百亩的化肥厂,需要一百名夜香夫和五十名化肥工人,养一百匹挽马。

    这其中投入,仅仅挽马就需要花费二千两银子,修建一个化肥厂则是花费六百两银子。

    每个月维持化肥厂运转需要一百四十两的工钱和三百两的原料费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