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二十三章
梁国都城鹿城,在纪州以东八百里,约五日行程。中间有两个小城,一为泾城,一为和狇,可进城住宿,其余几日只能宿在路旁邮驿。
当晚,六人行至一处邮驿宿下。一夜安眠。
翌日,一早,洛换了男装牵着小耳下楼。
姬玉不禁问道:“怎这般打扮?”
洛躬身答道:“公子四人皆是男子,与洛同行恐招人议论,如此打扮或省些麻烦。公子以为如何?”
姬玉心说:“不过自欺欺人。”却道:“尚可。”
马车行了半个时辰,落下雨来,渐渐大雨如注。姬玉一行与另五六辆马车并十几个行人都在路旁邮驿避雨。至午后,雨势转小,车马行人才陆续再次启程。
因耽误了两个时辰,路上车马都加快了脚程,唯恐赶不到泾城,只能在路上歇宿。
行至一处岔口,左边一条新路,前面平坦好走,右面一条旧路,因两侧有山,道路依山而建,蜿蜒曲折。
至明下马到路边茶肆问老板:“请问店主,这两条路,哪一条可至泾城?”
老板回道:“左边新路好走但需多走二十里,右面旧路虽近些,但常有落石。近日雨多,土石松动,我劝各位还在走新路稳妥些。”
至明躬身道谢。恰有一辆马车从右面旧路返回拐去新路。至明与姬玉略一商议,遂跟在那辆马车后面走上新路。
已近傍晚,夕阳之下,路旁有农田、桑林、农家院落和些许在田里忙碌的水牛与农人。中原国少有水田,众人不觉被新奇景致吸引。
再行了十几里,天色已黑,仍不见泾城的影子,路两边只有大片的桑林。前面那辆马车遥遥望着好像一个团黑影,忽地就不见了。
至明交代一声,驱马快跑过去查看。原来那马车拐进一条小路,路的尽头四只红纱灯笼,照亮两扇黄木大门。
那马车驶过一座木桥,在大门前稍停,门从里拉开,出来一个男子,马车上下来三个男子,说了几句什么,几人进去,大门又合上。
至明策马回来禀报姬玉:“公子,翌日晨,洛拉开门,还未抬脚,就被门外立着的至明堵在门里。
至明看洛斜挎草篓,知她又要去采桑果,便说道:“洛女,公子有话问你。”
“现在?”洛忍不住问道,这公子也未免太勤勉了些。
“正是,请!”至明回道。退后两步,让开门。
走进姬玉房中,门被至明从外带上。洛回头看了一眼,有些紧张。
姬玉头带白色冠巾,一身素衣,玄色腰带,端坐于案后。案上摊开一卷简椟,不知是何书。
洛稍一打量,随即垂首躬身作礼,问道:“不知公子有何事问我?”
姬玉亦在仔细打量她。身量瘦小倒像了八分。那晚她黑巾蒙面,只记得双眸明亮有神。这洛女惯常垂首敛目,细看,眼线倒是极长,只是眼皮太肿,将眼睛遮了大半,好似总是眯眼未醒。脸型尚可,但肤色暗沉。总之,整个人毫无亮眼之处。平淡无奇的女子,却净做些令人意外之事,这或许便是此女的特别之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