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六章



中原国有严格的户籍制度。每户每人的信息都在官府登记造册,官府按册缴赋纳粮服役。出县要去村镇郡县层层开具路引路牌,没有路牌视为流窜,要罚银打板子,严重的可充作徭役永远失去平民身份。

        没有户籍即是流民。不能资格签立质约,不能买卖土地房屋,财产不受官府保护。不能住店,不能做工,因为官府不准店家招待、雇佣流民。若流民被官府抓到,如能证明原籍,官府开恩,或被遣返原籍,永充劳役亦是平常。

        洛身为女子尤其艰难。中原国户籍上只有男子姓名,女子出生户籍上登为某某之女,出嫁登为某某之妻,丧夫登为某某寡妇,死后勾销登为某某亡妻。除官家贵女,平民女子无资格签立质约,不能买卖土地房屋,无恒产。孤身远行的女子甚少,因为多有不便。

        像洛这样一大一小两个女子出行更是十分罕有。没有路牌不能进城住店,万一被官府盘问,若洛说出原户籍即为逃民,须遣返回乡治罪。若洛说无户籍那便是流民,依法要被充作官奴,小耳太小或被收养或被卖为奴,总之,后果不堪设想。这便是洛不敢随意出山的原因。

        谷中这村庄只有七八户人家,错落分布在山谷之中,一条小河从村中田间穿过,顺着山势流出谷去。

        已是申时,村人都已归家,户户炊烟袅袅,隐约有交谈之声,鸡犬相闻,倒是一个安逸的村落。

        洛站在山坡隐蔽处,借着半暗的天光仔细打量这几户人家。最大最高最亮的房子是村长家的,不能去,免得被扭送官府。最破最小的房子太穷,没有余粮,亦不能去。找了三户中等人家,洛背着小耳过去,在院外一一细看。最后找了一家有两间屋一个草棚的,里面只听见两人讲话,且一个是老妪。人口简单,少口舌,老妪心慈,好搭话。

        示意小耳莫做声,洛上前叩门,不轻不重。

        “可有人在,烦劳来应个门?”

        里面静了一刻,洛再要出声,木门拉开,里面站着一位中年男子,方正的脸,暗色短衫背夹,腰系黑布腰带,腿上缠着绑腿。

        “你是?”

        洛忙执手作礼,说道:“这位阿叔,小女子和外甥在这山里迷路,眼看天黑,不知可否在阿叔家里借宿一晚,明日再去寻路回家?”

        男子打量二人片刻,朝屋里喊道:“老母,有人要借宿!”屋里传来老妪的声音,“可是迷路之人,且先让人进来。”

        男子让开门,洛低头道谢,牵小耳走进去。

        老妪正在案前用晚食,黍米饭,腌菜,一碗野菜。

        老妪听说二人被西戎军队追赶与家人失散,在山里转了几日,十分同情。黍米饭不够吃,她又去烤了两个麦饼招待二人。洛连连道谢。

        吃过晚食,洛与老妪闲谈,“我观阿母左眼有翳,时常以手揉眼,可是视物模糊,眼前飞蝇。”

        “正是,你怎知道?”老妪纳罕。

        洛说道:“小女从小随祖母长大,祖母善医,可惜早逝,我只学了些皮毛,只知道几个方子,能辩些药草。凑巧知道此病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