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四十二章拿下谁家那小谁
要说起这老地方客栈,现在丰海县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后院满打满算四十六间客房,从来没有像别的客栈分成什么下等房上等房,只分单人间多人间或者大通铺,这听着让人多舒坦,而且就算是每晚十文钱的大通铺,那也是热水毛巾公共澡间一应俱全,还有那带着太阳香气白生生一尘不染的棉被,地面也是用了石头细细铺满的,虽然不是甚么名贵的品种,但看着就是干净清爽。夜里外面还有人时时巡逻,只要是进了客房,包袱什么的就可以随便扔,只管舒舒服服打鼾睡大觉就好。
抛去这客房部不谈,老地方客栈最有名的则是各种各样的吃食,名满周围的白酒,已成为老百姓餐桌上常客的豆腐,还有甚么面包蛋糕,卤味辣条,盒饭烤鸭,羊汤锅子小馄饨,麻辣烤鱼各种饮子,本地的百姓能给你说三天三夜不带重样的,更宝贵的是这基本都是老地方客栈的原创!这客栈每隔七天还都会推出一样新菜,也不知他们的掌勺师从何人,明明是个小郎君却会如此杂乱的菜色,现如今大堂里的菜牌已经挂了半墙了,每每都会看到有人呆呆的站在墙前嘀咕:今天吃什么呢……
相隔四十里的县城里也有人光明正大的模仿,明明都是那么些原料,却总模仿不到精髓,到最后还是得狼狈的收摊回家。
老地方客栈地处官道交汇不远处,来往行商官员也多不胜数,只要是进来的恨不能吃肥一圈再出去,看看这,从主食到小吃,再到点心饮子客房,餐住服务一条龙,而且样样都挑不出错来,再有商队交流日常时难免会提到:要是路过丰海县,可别忘了去老地方!
老地方是什么地方?远在千里之外的维谷府城同样也有人好奇。
如今的京城自成一城,出了宫城墙便是维谷城了,相当于现世的二环地界,商业工业各方面都超出别处一大截,不过最近维谷城的商家们却个个愁坏了。
这一切便都要追溯到不久前沈氏小郎君沈青回京,据说来的时候足足拉了五十多辆车的行李,城里不少人都啧啧感叹这沈家要完,这都把家都搬过来了,看样子在那个偏远小县城也混不去下了,不过没多久这些高门富户便都笑不下去了。
谁曾想到昔日冷冷清清的沈家酒楼还能有这么火爆的一天,一坛子白酒三十两银,一小油纸包甚么辣条的东西也卖一两银,沈家这是穷疯了吧!关键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在排队?!
人都是爱凑热闹的生物,一边嘴上不停嫌弃着一边还是又去排队,沈青站在二楼望下去,手里的折扇扇的啪啪作响,没心没肺的朝旁边自家爹笑道:“爹,你瞅瞅,幸亏我用两倍价提前跟林小郎君订下这批酒,这可是府城头一批吧!”
沈老爹白了他一眼,并不想理自家这个便宜儿子,沈青倒也没有说错,白酒产量有限,一直到现在也才出库了四批,往往还没出丰海县周围就已经被瓜分完了,哪有人还能坚持到千里之外的府城。
林语和崖柏也想过产量的问题,包括傅清远也是想让他们做个大的白酒作坊,这如果建成,作坊每年的税收就能供起县城一年的开支,全国的白酒都将出自丰海县,这个场面自然也会给傅清远任职生涯划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林语并不想如此急躁,崖柏有妻万事足自然听林语的,理由也很简单……林语他有点累,他虽然开了外挂但也不是神,凭他一己之力是无法将这隔着的几千年文化全撒向民间的,饭要一口一口吃,功要一点一点练,这也是老师父生前教给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