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孩儿不留在宫中-第2/2页
吞了吞口水,他说:“母后,可曾听过「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这句话?”
何皇后怒气冲冲地道:“没有!”
刘辩:“……”
也不清楚何皇后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
好脾气地,他解释道:“此是一段典故。昔日……春秋时期,晋献公有一妃子名骊姬,想要谋害晋献公的两个儿子:申生和重耳!重耳心知骊姬居心险恶,选择了逃亡国外;至于申生,则为人厚道,愿尽孝心,故而没走,而是侍奉父王。
有一天,申生派人给父王送去一些好吃的东西,骊姬便悄悄地把有毒的食品和申生送来的食品给交换了。晋献公自是不知情,正要去吃,骊姬就故意说这膳食从外面送来,最好让人先尝一尝看。于是,晋献公便命左右侍从尝一尝,谁知侍从刚尝了一点,就倒地而死!
晋献公大怒,大骂申生不孝,阴谋杀父夺位,决定要杀申生。
然后,申生就死了。
再说重耳,重耳虽在外头颠沛流离,却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还能辗转反侧地重返晋国!
后来,重耳登基国君,凭借历练时期的能力,励精图治,重视生产,使晋国快速地强盛起来!
最终,晋文公重耳当上中原霸主,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母后,孩儿和晋文公重耳的遭遇,何其相像啊?!”
说至这里,他的眼里适时地划过一丝失落,总结道:
“故此,孩儿才想离开皇宫。”
他想出宫,以退为进,经营、发展、巩固已方力量,做到保全性命和安全,至少保证自个儿不再手无寸铁,任人宰割!
很可惜,何皇后既无法预知未来,亦不理解他的做法。
横眉地,何皇后道:“我的皇儿,你是皇长子刘辩,不是甚么公子重耳!我也有一典故,想说与你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