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泰山大典-第2/3页
“乾坤定位,刚柔之义已殊;经义载陈、中外之仪斯别。瑶坛作配,既合於方衹;玉豆荐芳,实归于内职。我今以虔拜之仪,祈愿苍天大地庇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国家繁荣昌盛,他国和谐,四海升平!”
待皇后在祭坛之上行完亚献,又有后宫佳丽、位高权重的忠臣之妻再行献祭,直至越国太妃燕氏为终献。
祭坛之上,她们将祭酒洒入礼器中,与房玄龄、魏征、杨师道等等重臣前后站立,一切礼成,奏乐祭地。
远处的儒臣们纷纷瞻望,只觉男女同台的场景滑稽异常,纷纷捂嘴嘲笑,那笑声传至张振枫一行的身后。
虽然,封禅大典上出现了部分异样的舆论,但张振枫所在之处皆是肃穆,寂静无声。张振枫偷看了一眼队伍最前面的紫衣天师,只见他置若罔闻,随着大典祭祀不断做着祈福祝祷,很明显,他们这群皇家道观的道士是赞同阴阳乃男女平衡之说的。
“哎?你好,咱们这是大唐对吧?”张振枫小声朝,旁边问去。
“唉。简兄,你知我是谁吗?”左旁道士轻声一叹,张振枫当下愣住,他侧目细望,那男子凤眼丹青,薄唇挺鼻,眉眼间有一丝异域风情,可他到底是谁呢?
“哎呀,你瞪我作何?低头啊!”
“我是简道士?嘶……封禅大典……”
张振枫喃喃自语,鉴于这服饰花纹,这明丽的盛唐风格,他忽然惊觉;此刻应该是高宗在位的三十四年间,最隆重、最盛大的公共祭祀活动,而他现下所处,正是泰山之上!
由于当时封禅大典是不允许女人参加的,除却皇帝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其次由公卿充亚献、终献之礼。然而由于武皇后日益增长的政治权势,导致她极其渴望参加此次封禅大典,但这并不符合惯例,所以在临近祭典之前,武皇后曾向皇帝上表奏章;在奏表中,武皇后用她闪烁着智慧光辉的文字,对高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她辩称:“禅”的本质为祭“地”,以及祭祀唐高祖与唐太宗的皇后,因此理应由她这个儿媳妇、当今的皇后来主持这一仪式。地毕竟象征着皇帝的母亲,天毕竟象征着皇帝的父亲。
在中国的阴阳二元说中,阴和方是与地联系在一起的,而阳与圆是与天联系在一起的。按照武皇后的逻辑,由男性大臣充亚献之礼会违反礼数。女性的加入不仅从儒家礼制上讲很有必要,而且也符合自然的和谐之理,有利于女性的“阴”与男性的“阳”达到平衡的状态。因此,尽管儒家礼教贬低武皇后的女性身份,但武皇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利用这一文化意识形态证明了自己参加封禅大典的合理性。在表文的上述最后,她以一种谦逊、机智的方式总结道:“萤烛末光,增辉日月。”
受此影响,高宗发布了一道圣旨,宣布:“禅社首以皇后为亚献”。
所以这是武皇后第一次参加封禅大典,它不单单是一场;证明上天将统治国家的权力授予统治者的封禅仪式!更是从此后,女性的地位逐步提升,宫中也出现了和朝廷中大臣同样,拥有正式职务的女性存在。
但自己为什么会知道这些?
因为自己本来就生活于此地,只是山高日毒,晒晕出了短暂性失忆……张振枫的沉思,忽然间被周围的举动吓了一跳,那众道士齐齐挥舞拂尘,缓缓起身,张振枫艰难的撑着地面起来,在道袍之下悄悄活动着早已麻木的腿脚。
道家队众整齐划一,排列着方阵走到祭台之下,广场的正中。随着为首紫衣天师的高声长喝,众人自动分成四个阵列,摆出了朝天祭拜的姿势。不多时,自不远处,响起了击鼓鸣钟,肃穆乐声,紫衣天师命随行道士将大量的煎甲倒入香坛之中,随着煎甲香被点燃,熊熊烟雾随着鼓乐青云直上,透过薄云向上天传递着虔诚祈愿。
彼时又有黄衣道士在四方燃起以玄参、甘松混合的降真香,待袅袅香烟轻缠四周彩旗,紫衣天师一声号令,众道士打出十指结印,舞剑吟唱;
“幸遇昌隆盛世,神州尧天舜日。党政军民,休戚与共;抗灾除魔,众志成城。感太上之慈悯,天地垂恩,邪魔逞一时之暴,根基无损;国人举护邦之鼎,社稷重安,感天日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