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路遇难民



 从胤都前往巫州,需要途经梓州和蔚州。

 梓州靠近胤都城,地理面积也不大,司赋宁她们花费了三天就穿过了梓州。

 对于蔚州,出乎司赋宁的意料,嬛琉对这块地方很熟悉。

 嬛琉身为女子,又有武功傍身,自然也是骑马而行。

 “主子,您所钟爱的碧潭飘雪就是原产自蔚州。”

 嬛琉笑着对司赋宁说道。

 司赋宁点点头,碧潭飘雪是所有茶类之中,最合她心意的。

 只是司赋宁从小到大,在吃穿用度方面可一点儿也不比皇室差,对于这些东西,她也没怎么关心过。

 “嬛琉对蔚州很是了解啊!”

 司赋宁看向嬛琉,眼下她们逐渐进入蔚州的最后一个郡县——安陵。

 嬛琉眼神流露出些许怀念,“不瞒主子,奴婢的老家就是安陵的。”

 司赋宁惊讶地看着她,“我一直以为嬛琉是胤都本地人呢!”

 嬛琉露出个不好意思的微笑,她抿了抿唇:“当年安陵发生动乱,许多人家流离失所,奴婢便是那时候被前来平叛的司太尉带回了府中。”

 司太尉是嬛琉的救命恩人。

 司赋宁自然就是嬛琉要付出性命保护的人。

 这时候,一旁的程雪呈突然说道:“下官突然想起韩清宁韩大人,也是蔚州安陵人。”

 “这么巧?”

 司赋宁挑眉,她对于安陵这地方突然就产生了兴趣。

 似乎看出了她的兴致,嬛琉开始讲解道:“蔚州安陵曾是当世大儒吴羡好隐居之地,多年前匈奴人听闻先生美名,曾想让吴羡好先生出山,却被吴羡好先生拒绝,匈奴人便悄然南下,在安陵发起了动乱。”

 见司赋宁脸上的惊讶越来越大,嬛琉轻笑着道:“这都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时的主子还没出生呢!”

 怪不得司赋宁完全没有任何印象。

 那么韩清宁作为安陵人,想必也是在那一年的动乱中遭受了祸患的。

 没想到韩清宁小时候挺惨,司赋宁心想,不过韩清宁能成长为如今满腹诗书、气度不凡的模样,还真是让人敬佩。

 前方宽阔的官道上,渐渐出现了一群人。

 司赋宁皱了皱眉,远远地看见那群人衣衫褴褛、形容枯槁地一步一步蹒跚着。

 “大人,下官前去查看。”

 程雪呈自然也注意到了前面的异样。

 毕竟无缘无故,官道上突然出现了这样一群人,情况挺诡异的。

 出门在外,她们还是谨慎些好。

 司赋宁点点头,转头示意嬛琉跟在程雪呈身边,毕竟嬛琉有武功傍身。

 关键时刻,也能护着程雪呈。

 程雪呈和嬛琉骑着马靠近这群百姓。

 “饶命!”

 “大人饶命!”

 那群百姓在看见嬛琉和程雪呈身穿高大的战马时,一群人迅速趴在地上磕起了头,看上去十分惶恐。

 嬛琉和程雪呈都皱了皱眉。

 程雪呈出声问道:“你们是哪儿的百姓?这是发生了什么?”

 那领头的年迈长者就像是一幅快要散架的骷髅,她颤颤微微地抬头,目光始终不敢直视程雪呈。

 “回大人的话,我们是安陵周边村庄的流民,因为村庄受到了神罚,不得不寻找新的地方。”

 那老者嘴唇干裂,眼中却清明一片,闪烁着泪光,她吃力地拱起双手:“大人,我们都是没有办法了,不得不迁移,并非故意逃脱田制约束,请大人饶命啊!”

 天启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和田制租税制度,若非得到地方官员或是女帝的命令,任何百姓都不能随意搬离原属地。

 眼下这不仅是一个人搬离,还是带着一整个村庄的人搬离。

 这样的事情,程雪呈也不敢私自决定。

 “你们说受到了神罚?怎样的神罚?”

 司赋宁的声音出现,程雪呈驾马向着旁边移动,给司赋宁留出中间的位置。

 眼前这一大群百姓,看上去大概有一百多号人,女子身上绑着农具和包袱,男子都紧紧地牵着小孩儿。

 老者抬头望见司赋宁,快速低下头,生怕冒犯了官人。

 她恭敬地回答:“田地里头白花花一片,庄稼大都被烧死了,还有很多的蝗虫,这是天神的惩罚,我们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才选择搬离村庄的。”

 提起那些被烧死的庄稼,老人眼中的泪水积蓄。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庄稼是她们一年的盼头,活下去的资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