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不凡



三月三,翻一翻!——月月安

日出东方,晨光微微!江南一隅的永和镇迎来新的一天。钟不凡今天习惯性的起了个大早,按照老一辈口口相传下来的习俗,今儿个要把屋里堂外都打扫一遍,最后再祭祀祖先,以求平安。

忙完这一切,微微晨光已经化为暖暖曦阳透过庭外的香樟树洒满庭院。树还是当年钟父在请先生算命,算命先生说以后他家第一个孩子定是位千金时,特地去深山挖出来种好了的,就等以后孩子缔结婚姻时,再把香樟树伐了,取最好的树干部分打成两个箱子,装满丝绸,陪嫁过去的。老人把这叫做长相厮守,可偏偏最后得了个男孩,钟父觉得这孩子居然有逆天改性的本事,将来成就定是不凡,便给了他取名为钟不凡。

关好房门,钟不凡走向了学校,家离学校并不远,一刻钟多的时间就可至,永和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在省内是有名的古代文化体验旅游地,古文化含蕴颇深,现在很多城市,除去博物馆里面陈列的东西,其他的方方面面早已在时代的潮流里同质化,再也见不到历史的痕迹,而永和镇对古文化古遗迹这方面却保存的很好,一路上随处可见的老式古屋白墙青瓦飞檐翘角,刻满各种字体的古牌坊,老阁楼,更有好几处完整的古代名人大家的故居保留了下来,加以江边的几座千年古刹和山里的几庄道观无不显示着浓郁的古代传统文化。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行至路半,朗朗读书声总是会响起,镇上唯一一家专业教学国学经典的国学班前段时间又重新开张,唯一的教书先生正是半年前退休老校长,校长是古诗词文文化的研究者,在圈子里诗词成就颇有建树,办国学班也是为了培养一些对古文化感兴趣的接班人,让经典永流传。家里人总觉得老人家是一个人闲得慌,让他有时间不如出去旅游到处游山玩水也好,不要弄这些操心的事情。

“这是传承啊,老祖宗的东西,你们怎能忘?怎敢忘?”老校长恨铁不成钢的说道。固执的他还是自掏腰包把国学班办了起来,虽说规模不大,而且是择日授课,只会在群里提前通知,但因为是老校长亲自授课,而且是免费的,所以还是有家长会隔三差五的把小孩子送过来学习,毕竟在这个内卷的时代,多一份知识储备,就多一分机会。

走到这里,钟不凡站在国学班门栏口欲进又止。

里面满鬓白发的老校长转身过来看了看外面的钟不凡,慢步走了出来,仔细的打量了钟不凡一会儿,点了点头,问道:“不凡是有什么事吗?”

钟不凡恭敬道:“校长,前几天您给我的那本古书,我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上面的字,和我以前看到的不一样,很多都认识不了,读起来很是困难,不知您什么时候有时间,学生想请您指导一下”

校长微笑道:“你有这份心就很好了,国家文化的传承以后就靠你这种有远见的年轻人了,那种字体是甲骨文之前的第一代象形文,我熟识的也不多,你不认识也正常,慢慢琢磨吧!有时间可以来找我分析探讨一下。”

“好,那不凡有时间再来打扰您,就怕到时候您又嫌弃我把您的茶都喝完了,哈哈哈。”钟不凡拱了拱手笑说到。

“行了行了,去吧,上课时间要到了,学生该等你了”校长扬了扬手,故作不耐烦到。

“嗯,好的校长,有问题我再来打扰您”

看着钟不凡远去的背影,

老校长喃喃道:“命里有时终须有,那书,希望你尽快发现他真正的秘密!不要让它等太久啊!吾等最后的荣光,就靠你了。”浑浊的双眼,似乎更昏暗了些,已走到远处的钟不凡似乎听见了什么,转头看看了校长,鬼使神差的点了点头,对老校长笑了笑又忙着向学校赶去。

......

钟不凡大抵是很喜欢学校的,不然当年也不会拒绝大学实习公司的转正任职而回家当了个语文老师,偶尔学校老师人手不够时,还客串一下历史老师,不过他任课历史班级的成绩到不是很好,全校十几个班级,每一次考试都是在倒车尾的几名,原因是他给学生上历史,大多数是讲故事,脱开了条条框框,但是和要考试的内容相差甚远,学生们倒是喜欢的很,枯燥的课本哪有老师讲的一些光怪陆离的故事好,教导主任找他谈话他却说这是以故事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这样,他就再也没有接到任课历史的通知,只留下满满的遗憾给想听他上课学生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