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太嚣张了



  赵老爷子看到姜半夏,跟昨晚的态度截然不同,热情地招呼他:“一起吃点儿?”

  姜半夏连忙婉拒,“谢谢,不用了,我来的时候已经在酒店吃过早餐了。”

  赵老爷子说:“年纪大了,吃饭有点儿慢,趁这个时间,咱好好聊几句。”

  “行!”

  赵老爷子问:“你说,中医的中字该如何解释?”

  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毕竟以前并没有中医的说法,后来西医渐渐占据主流,中医的说法才开始普及。

  赵老爷子问的是中医的“中”字该如何解释,并不是问为什么叫中医。

  简单来说,就是想问问,姜半夏要给中医的“中”字,赋予什么样的内涵和意义。

  姜半夏略一思忖,说:“钱老爷子写的那幅字,就能很好的诠释中医的中字。”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地天位焉,万物育焉。

  中医,立于天地之本,助归众生本位。

  赵老爷子对姜半夏的回答似乎很满意。

  怦怦怦~

  忽然传来砸门的声音。

  不是普通人的拍门,而是直接拿东西砸门的声音。

  姜半夏脑海里忽然想起来,刚才进来的时候,看到院门上有许多小凹陷,看来不是第一次被人砸门了。

  赵老爷子放下碗筷,叹道:“又来了,去开门吧!”

  两位学生有些紧张地跑去开门了。

  果然,冲进来五个男人,为首的是个戴着眼镜的男人,秃顶,约有五十多岁,面色有些腊黄,肚子有些膨胀,一看就是肝病患者。

  “三天期限已经到了,我再问你一遍,钱疯子的秘方找到了吗?”秃顶男人扶了扶眼镜框,语气里带着威胁意味。

  赵老爷子淡定地说:“三天前已经告诉过你了,我师父三个多月前就失踪了,至于肝病秘方,我从来都没有见过。”

  “那我再问你,我儿子的病,你能治好吗?”

  赵老爷子摇摇头,“我学艺不精,没能学到师父治肝病的精髓,你儿子的病我无能为力。”

  秃顶男人威胁道:“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再给你三天时间,要么找到钱疯子,要么找到钱疯子治肝病的秘方,否则你就等着身败名裂倾家荡产吧!”

  秃顶男人说完,又带着人走了。

  两位学生赶紧把院门重新关上。

  赵老爷子似乎很淡定,端起碗来继续喝粥。

  姜半夏一时没弄明白刚才是怎么回事儿。

  但是,他有些明白了,赵老爷子昨晚肯定是把他当成刚才那些人的同伙了。

  赵老爷子一直把粥喝完,馒头和鸡蛋、酱牛肉都吃得干干净净,然后才开口说话。

  “我师父跟刚才那位林骚包一家,可谓是世代恩仇,一言难尽。”

  林骚包?

  这样的诙谐绰号从赵老爷子嘴里说出来,莫名地有些违和。

  但是,姜半夏怀疑赵老爷子跟林骚包可能打小就认识,那应该是秃顶男人小时候或者是年轻时的绰号。

  赵老爷子说:“距离接诊还有点儿时间,我简单地给你讲一下我师父跟林骚包一家的故事吧!”

  姜半夏坐在那里,认真地听着。

  钱老爷子出身于中医世家,后来因为战乱,举家迁居于此地。

  钱老爷子曾在青侠镇卫生院工作,当时条件比较简陋,青侠镇还没有开始发展旅游事业,整个卫生院也就他一个中医大夫,其他的科室都是西医。

  当时林骚包的父亲是卫生院的院长,也是钱老爷子的领导。

  钱老爷子医术高超,很多患者都是慕名而来,卫生院的收入和盈利,有一半都是钱老爷子贡献的。

  钱老爷子有个爱好,手边不能离酒,所以诊案上永远都会放着一个酒壶,那个酒壶是一位患者送的,钱老爷子就一直用它来装酒。

  但是钱老爷子绝对不喝醉,有时遇到比较棘手的病人了,一时找不到治疗的思路,打开酒壶抿上两小口,然后就能灵光乍现。

  所以,有些患者就会投其所好,给他送酒。

  院长当时对他这点儿爱好,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钱老爷子经常找院长的“麻烦”,指责院长采购的药材不合格,逼他去退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