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还债



  “钱你留着,买几身好衣服,换一双好鞋,再把那三间老房子扒掉,建个两层的小洋楼,要是有余钱,再买一辆车,有房子有车,才能找人帮你说媒娶媳妇。”

  姜叔家不穷,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

  大儿子在沿海城市买房定居,二儿子在江城买房做生意,小女儿现在也毕业能挣钱了,根本不差姜半夏这五万块钱。

  姜叔倒是希望半夏赶紧娶媳妇,成家了,后面的日子才好过。

  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半夏马上都二十七岁了,在农村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半夏却连个对象都没有,会被人说闲话。

  “那三间老房子不能扒,但是我打算在县里或者市里买套大房子,叔要是知道谁家的别墅要卖,可以告诉我。”

  姜半夏说着,把那五万块钱又塞给姜叔,然后背上编织袋转身往外走。

  “爸,你就拿着吧!”

  姜红芸小声对老爸嘀咕一句,赶紧拿着相机追过去了。

  苏巧巧和唐小月早就拿着手机跟过去了。

  姜叔家隔壁是赵大爷的家,姜营村为数不多的外姓,四间平房,简陋的院门。

  赵大爷老两口在家照顾孙子和孙女,儿子和儿媳妇都在外地打工。

  孙子今年刚刚参与高考,前天分数出来了,刚过二本线。

  老两口都很高兴,毕竟家族里终于出了一个大学生!

  这两天,赵大爷正忙着给孙子凑学费,计划明天去县城卖粮。

  “大爷,大娘,正吃饭呢!”

  姜半夏背着袋子走进院子,看到他们正在院子里吃饭,连忙打招呼。

  “半夏?”

  赵大爷看到是姜半夏,急忙端着饭碗站起来。

  这时,苏巧巧、唐小月和姜红芸都跟着进来了。

  赵大爷不认识苏巧巧和唐小月,但是认识姜红芸啊!

  “红芸回来了?刚才听到你家院子里很热闹的样子,原来是红芸回来了。”

  “我刚到家吃了几口西瓜,这不,又跟着半夏哥一起过来给你送钱了。”姜红芸笑呵呵地说道。

  “送钱?送啥钱?”赵大爷一脸懵。

  姜半夏拿出那个账本,翻出赵大爷的名字,“大爷,你看,那年我考上大学,你给我捐了十块钱,那时候你家日子过得也紧巴,仍然给我捐了十块钱,现在我来还钱了。”

  “十块钱,哪还用还呀!”赵大爷都快忘了这事儿。

  九年前的十块钱,多少还能买点儿东西,现在十块钱能买啥?顶多买上两三瓶饮料而已。

  姜半夏从袋子里拿出一捆百元大钞,放到赵大爷手里,“当年收你十块钱,今天还你一万。”

  赵大爷盯着手里那捆钱,愣了半天。

  “一……一万?”

  姜半夏点点头,正准备转身离开去下一家,却看到赵大娘扶着那把老藤椅艰难地站起来。

  “大娘,你的腿不舒服?”

  “坐骨神经疼,好几天了。”赵大娘说道。

  “你等一会儿,我回家拿一下针,给你针灸一下。”

  姜半夏说着,把装钱的袋子交给姜红芸,然后跑回去拿针具了。

  片刻工夫,他拿着一盒针具回来了。

  这些针,都是三年前在医院上班的时候用的,回来的时候给带来了。

  “泻络远针,以上治下,大娘你坐到椅子上,我在你背上扎几下。”

  “好!”

  姜半夏在第五、五、六椎的位置,分别外开六寸左右,两侧各取三穴,然后用三棱针点刺。

  有乌黑的血珠儿从针眼儿里冒出来。

  “哎哟,头脑一下子就清楚了很多,腿疼也轻了不少。”赵大娘惊呼道。

  “大娘,过两天我再给你配几副中药,好好调理一下。”

  姜半夏说完,收好针具,然后背着袋子走了。

  苏巧巧、唐小月和姜红芸也跟着他去下一家。

  赵大爷送他们出了院子,然后又回来继续吃饭。

  “半夏这孩子,终于肯出门了。”赵大爷颇为欣慰地嘀咕道。

  “半夏有本事,这几针扎下去,比在卫生院里输液都管用。”赵大娘体验到了针灸的效果,心情好极了。

  “他背的那个袋子里,该不会都是钱吧?”赵大爷后知后觉地嘀咕着。

  “他天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来那么多钱?”大娘甚是疑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