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即使顾维这样说,顾建国仍旧觉得很是内疚。
感觉倘若不买这个电视,应该也不会惹出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
不过好在出了事以后,来家里看电视的人寥寥无几,终于能够清静了。
顾维不想因为这事影响心情,果断的开始展示他带回来的东西。
除了一些吃食,还有许多老家那边的特产和烟酒。
顾建国忽然想到一件事,“对了,前几天还有一对母子来了家里还钱,说是在火车上被小偷给偷了,你给拿了20块钱……”
顾维早在陈东胜他们仔细追问单位和名字的时候就料到了,所以并没有多少意外。
“嗯,然后呢?”
“他们除了留下20块钱,还送了一些好烟好酒,留了个纸条。”
顾建国说话的功夫,李桂芝已经去了炕橱的抽屉里把纸条翻找了出来。
“在这呢。”
顾维接过,看了看。
上面用小楷写着电话号码以及家庭地址。
虽然不一定会用到他们,但多个朋友多条路,常来常往的总之没有坏处。
况且,人家送的都是好烟好酒,礼尚往来也应该回一下礼才行。
顾维见他们都有些好奇,于是把大概的经过讲了讲。
听的顾建国和李桂芝也唏嘘和同情不已。
三百块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且还是看病救命的钱。
同时,再度感叹顾维这个孩子心善。
总是这么乐于助人。
之后,李桂芝把钱和账本交了就回了前面。
顾建国却没急着过去,而是继续和顾维聊着天。
“你那个户口好迁吗?”
“挺好办的,给塞了两盒烟,人家就痛快的给盖章了。”
顾维满嘴跑火车。
顾建国却深信不疑。
“当初我们一家迁到东北的时候可挺费劲,唉,谁能想到之后的变化……那你这农转非到这边是不是还得找人?”
“那是肯定了,农村户口想要办到城里不容易,不过我已经把这件事交给李斌的哥们去办了,是找人还是花钱都无所谓,只要办成了就行。”顾维接着煞有其事的说道:“小爷爷,我在火车上听到了一个小道消息,不知道以后会不会真的实行。”
“什么小道消息?”顾建国被挑起了好奇心。
“说是上面要出一个政策,支持有经营能力和有技术专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并且放宽落户,办成非农户口。”
顾维所说的这件事,是在10月份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
如果按照原有轨迹不变的话,也就是下个月开始实行。
顾建国顿时激动了,“要是真有这个政策就好了!”
他们一家三口的户口现在还在农村。
因为他是已婚知青的身份,想要回城只能离婚。
所以这件事就僵持到这里了。
如果有可能的话,谁愿意让自己和妻儿顶着盲流的帽子呢。
“看那人的意思,应该有90%的可能。所以,小爷爷,到时你们也把户口的事趁机办了吧。”
顾维一直很想把他们的户口事情办妥。
但如果没有合适的时机。
以他对爷爷他们的了解,肯定不愿意再欠他太多的人情,不会同意。
所以,轻易的没有提过。
现在不一样了。
他的户口要落过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顾建国瞬间就下定了决心,“如果真有的话,我们就办。”
顾维见目的达到了,扬起唇角笑道,“对,像这种事赶上了还是尽快办的好,最怕一时一变。
”
顾建国认同的点头:“是的,就怕这个。”
两人说完了户口,又聊了会其他的事。
顾建国还特意问了顾洪河他们的地址。
顾维早有准备,给了他自己租住的那处地址。
这样以后顾建国他们如果写信或者邮东西,收到的人就是他了。
只要人不找过去,一切都好说。
三只狗崽许是吃的好,现在又长了一大圈,胖乎乎的虎头虎脑的特别可爱。
顾维正在逗狗。
顾洪杰和林航放学回来了。
看到顾维的身影。
顾洪杰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一脸激动的飞奔着抱住了顾维。
“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想你!”
顾维还没有记事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哪里有碰触和拥抱的机会。
算是在这个时空,通通补回来了。
“我也想你啊。最近在学校怎么样?”
顾洪杰兴奋的说道:“老师和同学都对我可好了!国庆节演节目,还要让我上台唱歌呢,就唱我们一起看过的那个街上流行的红裙子电影里的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