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新都城北王宫内,中庆殿东北一里距离有一院落,靠近王宫东门,与后宫七宝殿只隔一道宫墙。院中一东一西,两处建筑。西面一处三层木楼,名藏书阁,是王宫收藏经史典籍之所。东边前堂后屋,堂前题字卷勤堂,是王子读书之所。穿过前堂有一中庭,再后三间正室。姬玉自归朝便暂居于此。

        两月前,姬玉归国前夕,太傅公孙了朝议奏请姬甫允准姬玉在宫外开府。司马姜笠以姬玉无文德武功不能服众为由反对,三司附议。姬甫不置可否,奏请暂且搁置。

        姬玉归朝当日,朝上议事完毕,舅甥二人宣室再见。姬甫命姬玉仍居麒麟殿,姬玉以成年不便再居宫中为由拒绝。眼看二人互不相让,太傅公孙了请见,奏请姬玉暂居卷勤堂后室。舅甥二人虽皆不满意,到底不曾出口拒绝。如此,姬玉便在宫中住下。白日随姬甫入朝听事,闲暇随公孙了在卷勤堂读书,或在宫中练武场骑马习武,好似与半年前宫中生活一般,不曾改变。至于出宫开府一事,无人再提。

        这日,姬玉练武归来,才入中庭,于常便迎上前禀报:“公子,洛女回来了。”

        姬玉手搭腰带上,停了一瞬,接着沉着解衣,问道:“她现在何处?”

        于常接过腰带,搭在臂上,随姬玉往屋中走,飞快回道:“至明才传话进来,东城门蹲守之人传来消息,一个少年手持公子给洛女的那块路牌进了城。因那少年包裹得严实,看不出样貌,不敢断定是洛女,特让至明去确认过,是洛女无疑。那少年先去了三司府门口,停了片刻,又兜回城南昌邑坊投宿,再未出门。公子,”于常不禁道出疑问:“她为何不直接去太傅府却在外瞎转?”

        姬玉接过于常递来寝衣,转进屏风后沐浴。

        这女子心思缜密,必要打探一番,才肯上门。这般性情,若为男子倒是堪用之才。

        “你传话至明不要惊动她,在暗处跟着便好。”

        姬玉说完,闭目浸入浴桶。他倒要看她如何行事。

        姜落入驿栈,将路牌给掌柜验过,叫一间肃静上房。主事虽奇怪乞丐般的女子怎会有官家路牌,到底不愿多招是非,唤来伙计将姜落领去后堂客房。

        姜落洗漱休息一夜,翌日一早便换了一身干净衣裙出门,行至前堂挑一靠墙角落坐下。此时太早,不过寅时三刻,城门未开,堂中客人只有三两客人。伙计上前招呼姜落,片刻,端来茶水点心并一碗汤面。

        姜落谢过伙计,在托盘上放了一块两钱碎银。伙计惊喜才要道谢,姜落抬手制止,说道:“小叔不必客气。我初来乍到,有事请问小叔,不知可否暂留片刻。”

        驿栈做得就是开口生意,伙计应付自如。看看左右客人不多,主事还未出来坐堂,遂揣好碎银,赔笑坐于案旁,自夸道:“女君可是问对人了。我自小住在城中,坊间大小事情没有我不知道的。女君旦问便是。”

        “如此,”姜落问道:“请问小叔可知公子姬玉?”见伙计面露惊讶,忙尴尬低头道:“不瞒小叔,我在家乡就曾听闻都城有个如玉公子。都传他姿容非凡,所以好奇一问。”

        伙计暗嘲,又是一个没见识的乡野女子。脸上却仍赔笑,热情说道:“你说的可是当今王上的外甥,姬月公主之子姬玉,姬时由?这可巧了。我兄弟确曾见过他一面,就在去年三月,那姬玉公子在城外游春,恰歇在我兄弟帮工的茶肆。”说道此处,那伙计看看左右刻意压低声音,凑近些道:“我那兄弟说,自见过那姬玉公子,再看寻常女子皆如糟糠,粗糙得很,简直不堪入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