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楔子(二)
人间的战火硝烟肆虐了近三百年,正是山河疲敝,处处凋零。如今杨隋篡了北周,眼见着天下将安,乱世中挣扎求生的蝼蚁,仿佛嗅到了一点太平的味道,抬眼看去却只见满目疮痍。
可这硝烟总有燎不着的地方,比方说这锦官城外的一处小院,任它寒来暑往,秋去冬回,多少年了,小院愣是没有一个人来过,仿佛是隔绝了尘世,独立于世外,堪堪也可算个桃园。
究其原因么,大抵是因为这里闹鬼。
没有人知道这怨灵来自何处,有何冤情,她自己也说:“我不记得我是谁,也不记得我是怎么死的,自我有记忆以来就在这个小屋里,没有无常来勾我的魂,我也没法自己去报到,成日里都在这屋里屋外游荡。”
“没人能看得见我,也没人能陪我说话,我好无聊,好孤独。”怨灵只好自言自语。
“但是随着我变得越来越强大,我开始有了可以显形的能力,可以挪动屋里的东西,我开心极了,我去找屋里的活人聊天。可是他们不和我聊天,每次我显形,他们都吓得吱哇乱叫。我想和他们说,我不会伤害他们,我只是想和他们说说话,可是他们没有人听进去。”怨灵委屈。
“我很生气,我砸了很多东西。后来,他们请了道士,请了和尚,轮番在我面前唱大戏,然后又屁滚尿流地逃走了,再后来,他们搬走了,这里就只有我一个人了,多么寂寞呢。”
怨灵站在院子的边缘,她不能离开这个院子,可是她喜欢站在这里往远处看,脖子伸得老长老长,仿佛这样就可以看远一点。
远处就是锦官城,怨灵总觉得那里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她脑中为数不多的生前记忆里,有这样一个片段——
仲春的夜,锦官城的雨悄悄地落,悄悄地,谁也不知道。当清晨来到,人们推开窗户,只见蕉叶无声,桐阴犹湿,雨后的锦江又涨了少许。灌江口的水一口气跑了百里路,奔到锦官城,裹上这刚落下的新雨,撒着欢儿地从锦官城的另一头奔出来。
城外十多里便是田连阡陌,沃野千里。奔腾的河水一刻不停,灌溉着天府平原上的田野。沿着这河水一路走下去,不过几里路,便见小河拐了个弯,环抱着一个树荫缭绕的小院。小河拐过弯来,撇下了一路跟着它的人,头也不回地奔向田间稻丛。
清晨的阳光洒在院中,被茂密的树木切割得斑斑勃勃,落成点点金光缀在瓦房屋舍间。
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有个怨灵百无聊赖地晃来晃去。怨灵日盼夜盼,终于有一天,那奔流不息的河水,带来了生人。
这天,当怨灵再一次立在院子边的土墙上,便看到一个青年男子拿着一把五环窄背刀走在前面开路。小院面前的小路早已枝蔓丛生,他大刀挥得娴熟,一路走一路披荆斩棘。
男子后面还跟着个年轻公子,那人白衫锦袍,身姿挺拔,行动间优游自若,带出来一股超凡脱俗的意味。一阵风来,吹起他的衣摆,袍袖翻飞间仿佛谪仙降世——当然,前提是如果你能忽略这位“神仙”怀中还画风迥异地抱着个髫龄孩童。
青年一把大刀挥得呼呼生风,嘴巴也没闲着,他对身后的公子说:“大人,这院子闹鬼十来年了,没人敢来住,屋主请了多少法师道士来捉鬼念经,都没有用,如今才肯低价让与我们。就是不知道是个什么鬼在这里作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